城头落日啼乳鸦,城中烟火冷千家。
断云漠漠夜还合,急雨纷纷风更斜。
世乱不归空洒泪,春深何处独看花。
白龙堆前水二尺,明日泛舟携紫霞。

【注释】

(1)二月十六日雨中遣兴:诗人在二月初十这天,因下雨而心情不佳,借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2)城头:城上。

(3)落日啼乳鸦:落日,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啼,啼叫;乳鸦,乌鸦的幼鸟。

(4)烟火:火光与烟。

(5)冷:指天气寒冷。

(6)断云漠漠夜还合:天空中的云渐渐稀疏,夜晚又合拢了。

(7)急雨纷纷风更斜:急雨下得更密,风也更大了,天色更加阴暗了。

(8)世乱不归空洒泪:社会动乱,自己不能回去,只好徒然伤心流泪。

(9)春深何处独看花:春天已经很深了,不知何处有盛开的花。

(10)白龙堆前水二尺:水深到二尺的地方。

(11)明日泛舟携紫霞:明天乘船出去,要携带紫色的霞彩。

【赏析】

此诗作于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诗人当时被贬至永州(今属湖南省),在永州城外的江边小楼上观赏雨景,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

起句“城头落日啼乳鸦”,从听觉写视觉,城头夕阳已近黄昏,乌鸦鸣叫着归巢。这两句写出了时间是傍晚时分,地点在城外江边的楼台之上,作者站在楼头上极目远眺,只见城上的落日,城下的啼鸦,城头城下,一暮一夕,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

接着“城中烟火冷千家”,“烟火”指人间烟火气。“千家”指千门万户,这里指城中千家万户都笼罩在凄清的气氛之中。“冷”字,既写出了“烟火”的寒意,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悲凉。

三四句紧承第二句而来,描绘出一幅“夜还合、急雨纷”的阴沉昏暗的景象。“夜还合”形容乌云密布,夜色沉沉,似乎整个天地都融合在一起了;“更斜”则说明风势之强,风正劲地吹着。“还”和“更”,都加强了风雨肆虐的程度。

“世乱不归空洒泪”,这两句由上联描写的环境进一步写自己的感受。“世乱”即社会动荡不安,作者以“不归”两字表明自己身不由己。“空洒泪”三字则表明了作者的悲伤之情,无法排遣。

后四句“春深何处独看花”,点明时令已是春天,但眼前一片萧然,无处寻芳觅艳。“白龙堆前水二尺”,白龙堆,地名,在今安徽寿县东北。水淹之地,水深达二尺。“明日泛舟携紫霞”,泛舟,即泛舟游览。紫霞,一种颜色名,这里指彩色的霞光。

全诗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抒写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苦闷。语言简练朴素,意境幽婉凄美,风格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