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好天气,临平湖上酒船开。
青山如凿自高下,白云不收时去来。
道上看花多踯躅,林间伐木到杨梅。
如何也趁西风燕,远过钱塘又一回。
译文
三月六日天气晴朗,临平湖上酒船开。
青山仿佛凿成的自高下,白云随风飘来去。
道上看花多踯躅,林间伐木到杨梅。
如何也趁西风燕,远过钱塘又一回。
注释
三月六日:即农历三月初六。
临平湖: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青山如凿:形容青山连绵不断,如同人工开凿一般。
白云不收:形容白云自由自在地飘荡。
踯躅:一种花名,常用于比喻美好事物。
杨梅:一种水果,常用于比喻成熟或丰收。
西风燕:指燕子。
钱塘:即今天的杭州,因地处钱塘江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景色中看到的各种景象和感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第一句“三月六日天气晴朗,临平湖上酒船开。”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春天的气候和美景。诗人用“天气晴朗”来形容这一天的氛围,而“临平湖上酒船开”则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这里的“酒船”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特色交通工具,也可能只是诗人为了渲染气氛而添加的元素。
第二句“青山如凿自高下,白云不收时去来。”通过对比手法,将青山比作被凿成的形状,形象地描绘出了山的形态。同时,将白云比作自由飞翔的鸟儿,展现了云彩的轻盈和飘逸。
第三句“道上看花多踯躅,林间伐木到杨梅。”通过观察细节,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美景。这里的“花多踯躅”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花朵,而“林间伐木到杨梅”则描述了树林中的砍伐活动。这些描写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最后一句“如何也趁西风燕,远过钱塘又一回。”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受进行了总结。这里的“西风燕”可能是诗人对燕子的另一种称呼,也可能是诗人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某种景象。而“远过钱塘又一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美好回忆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