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龙门树,郁郁上参天。
根株岂不固,小草还相缠。
蓐收行素秋,凄其风露寒。
病叶危欲堕,朔禽亦已迁。
朝华痛夕陨,掩泪复何言。
【注释】
杂诗:五言诗的一种,内容不拘一格。
大哉:赞美之辞。
龙门: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
参天:高耸入云。
根株:植物的根和茎。
小草:指草木之类低矮的植物。
蓐收:即秋神,秋季之神。
凄其:寒凉的样子。
病叶:枯黄的树叶。
朔禽:北归的鸟。
朝华:早晨的花。
夕陨:傍晚的花。
掩泪:含泪,流泪。
【译文】
高大的龙门树,枝干茂盛直冲云霄。
大树的根茎多么牢固,却有小草缠绕它不放。
秋季到来霜风萧瑟,树叶飘落冷露满地。
枯黄的病叶摇摇欲坠,北归的鸟儿也迁走了。
早晨开放的花朵到傍晚凋落,我伤心得泪水止不住流。
【赏析】
《杂诗》七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组诗通过描写秋天景物的变化,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
第一首写高大的龙门树,枝叶繁盛,直冲云天;然后写到树木根深叶茂,虽然坚固无比,但又有细弱小草紧紧相缠。第二句用“岂”字设问,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量的惊异。接着又用“还”字转折,说明尽管有小草的缠绕,但大树依然屹立不倒,显示出它的坚强。第三句以“行素秋”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而“凄其”一词则更加强了这种气氛。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落叶的景象,秋风中,风声、露气都带着刺骨的寒意。第五句写落叶纷纷坠落,而候鸟也已迁往他乡。这两句紧承上文,从树上写到地上,由整体写到局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以“朔禽亦已迁”点明了时间已是傍晚。
第六首写清晨盛开的花朵,傍晚就凋谢了,诗人对此不禁感到惋惜。第七首则是说,花儿含着泪水,默默地叹息,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呢?这两句紧承上一句,写花的神态动作,更加突出了花儿的娇弱与不幸。同时,花儿含泪叹息,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全诗通过对景物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循环过程的惊叹以及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