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插天危欲崩,木客结构当千层。
我来看山风雨恶,入山喜见灵泉僧。
闭门留客共野饭,风回雨绝清无蝇。
酒酣熟寝唤不起,夜深花落龛中灯。
轩辕已恐即韩愈,许汜未可讥陈登。
天明童仆催欲去,却叹世故来相仍。
重寻曲折恐蹉跌,安得远讨闲支藤。
林开川豁见鸟下,山寒石峻愁猿腾。
呼舟独返草堂路,他日重来共毾㲪。
【注释】
1.菩提山:在四川彭州。木客:即木客寺,在四川彭州西二十里。2.轩辕:黄帝的号,此处指代诗人自己。韩愈、陈登:唐代著名文人,与诗人有交情。3.童仆:仆人。
2.重寻:重访。支藤:攀缘。毾㲪(huò xùn hú):同“箎”,竹制的筏子。4.草堂:指杜甫草堂,故址在今四川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5.毾㲪(huò xùn hú):竹筏。
【译文】
连绵的山岭插入云天,仿佛要崩塌似的,山上的树木密集得好似一层层建筑。
我来游山观景,却遇上了风雨交加,入山后见到灵泉寺,心中大喜。
关上门与客人共享野食,风停雨止,连苍蝇也绝迹。
酒酣后熟睡,唤不醒他,夜深时花瓣飘落,灯影映照在龛中。
担心像轩辕一样已遭贬谪,恐怕像韩愈一样被驱逐出境。
天刚亮,仆人催促着要离去,却叹息世情变迁。
重新寻找旧路恐怕迷失在山间,怎么能远道去寻求支藤呢?
树林开豁,川流开阔,鸟儿下树;山寒石峻,猿猴惊跳。
呼唤小船独自返回草堂路,以后还会重来这里共话桑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成都时所作,诗题下自注:“时年八十五”。全诗写游山遇雨的经过。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颔联写山险路危,风雨交加之情景。颈联写留宿于寺中的所见所闻。尾联以世事沧桑作结。此诗风格清奇古雅,意境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