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怀往事,宦旅近清秋。
别意俱萧索,浮缘感去留。
桥门斜结缆,灯火更停舟。
京口明宵月,偏来照驿楼。
《毗陵别省溪司训叔》是明代诗人邱云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离开家乡前往京城的途中所感受到的离别之情和对过往的回忆。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竹林怀往事:竹林,通常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如浙江的西泠印社。这里可能是指邱云霄曾经在此地度过的时光,或者与此地有关的经历。怀往事,意味着回忆过去的事情,可能是关于他的生活经历、学问成就,或者是与这里的人们建立的友谊。
- 宦旅近清秋:宦旅,意为官场生涯或旅行。这表示邱云霄正在为官或外出旅行,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告别的时候,因此“近清秋”既指季节也隐含着告别之意。
- 别意俱萧索:萧索,形容气氛凄凉、萧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不舍和悲伤情绪。
- 浮缘感去留:浮缘,比喻短暂的缘分。去留,指离开与留下。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受,以及对即将离去的感慨。
- 桥门斜结缆:桥门,可能是指桥梁的门或是通往桥的入口。这里用“斜结缆”来形容船只停泊的场景。
- 灯火更停舟:灯火,指船上的灯火,也常用来象征夜晚。停舟,即停船等待。这句话描绘了夜幕降临时,船只在灯光下停泊的景象。
- 京口明宵月:京口,古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明宵,即明亮的夜晚。这句诗描绘了月光下的夜晚景色,同时也隐含了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与不安。
这首七绝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场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离愁别绪的情感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忐忑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