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海临苍渤,回澜拥翠微。
龙宫鳌背出,鼍鼓鹢船归。
渔火江分莫,僧门浪接扉。
避潮鸥不定,点点背人飞。
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的金山上。这座寺庙建于公元324年,原名为北固山寺。南朝梁武帝时(502-548),改称金山寺。因山得名,又名”江天寺”、”江天观”等。金山原名焦山,东晋时期,有位和尚叫焦先,他在山中修行。他常去山上采药,后来在山上建了一座小庙,人们就把它叫做焦山。传说,焦先曾在此静坐修炼,并留下了许多故事。后来,人们在山上建起一座大佛塔,把这座小庙改为金山寺。
回澜拥翠微:形容江水波涛汹涌,如同拥抱着青翠的山峰。
龙宫鳌背出,鼍鼓鹢船归:描述的是龙宫的壮观景象和船只归来的情景。这里的“龙宫”指的是传说中的龙王居住的地方,而“鳌背出”则意味着鳌背上的宫殿出现,象征着神秘和壮丽。“鼍鼓鹢船归”则描述了船只归来的情景,鼍鼓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鹢是一种水鸟,它们的归来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渔火江分莫,僧门浪接扉:描绘了渔民们夜晚劳作的场景,以及寺庙门前被浪花拍打的景象。这里,“渔火”指的是渔民们夜晚燃起的灯火,“江分莫”则是指江水被分成了两部分,分别流向了不同的方向。“僧门浪接扉”则描述了寺庙的大门被海浪拍打的情景。
避潮鸥不定,点点背人飞:描述的是海鸥在潮水中飞翔的情景。这里的“避潮”意味着躲避潮水的冲击。而“鸥不定”则表示海鸥在飞翔时的姿态不定,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最后一句“点点背人飞”则描绘了海鸥飞翔的形态,它们似乎在朝着某个方向飞去,给人带来一种期待和向往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以金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水、海浪和天空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渔民、海鸥等人物的刻画,表现了他们的勤劳和勇敢。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