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春应尽,神州梦正长。
云依天阙迥,山入海门苍。
风散牙樯乱,潮平玉镜张。
江南回首莫,北固转微茫。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客路春应尽,神州梦正长”的意思是:客行的路已到尽头,祖国的梦想才刚刚开始。
此句是说,自己虽然漂泊在外,但心系国家,梦想未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云依天阙迥,山入海门苍”的意思是:云朵依傍着皇宫的高远之处显得格外高峻,群山融入大海之口显得十分幽深。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山比作皇宫、大海,写出了云和山的高远、辽阔。
“风散牙樯乱,潮平玉镜张”的意思是:风将船上桅杆上的帆卷得乱七八糟,潮水涨满后,江面上如同一块明镜一般平静。
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船只在海上航行时的情景。
“江南回首莫,北固转微茫”的意思是:回望江南,只见茫茫一片;北固山下,却变得模糊不清。
此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南北两方的景色不同。
【答案】
江行
客路春应尽,神州梦正长。
云依天阙迥,山入海门苍。
风散牙樯乱,潮平玉镜张。
江南回首莫,北固转微茫。
译文:
旅途已到尽头,而心中的祖国梦想才刚开始。
云朵依傍着皇宫的高高之上显得格外高峻,群山融入大海之口显得十分幽深。
风将船上桅杆上的帆卷得乱七八糟,江面上如同一块明镜一般平静。
回望江南,只见茫茫一片;北固山下,却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
此诗写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暮春时节,当时韩愈因谏迎佛骨得罪权贵而谪守袁州(今江西宜春),心情抑郁。他在袁州与友人别后,乘船沿赣江东下,经赣江口时,看到两岸青山绿树,江流宽阔平缓,不禁发出感慨:“客路春应尽,神州梦正长。”春天将尽,而心中对祖国的思念和报国之心却依然如旧。这两句以“客路”和“神州”分别指代自己的仕途和祖国,表明了自己虽被贬斥,但爱国之心并未泯灭;同时以“春”和“梦”相对,又暗用杜甫《春望》一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颔联紧承首句而来,描绘了眼前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只见云朵高挂在天空,仿佛是皇宫的屋顶一样;群山连绵起伏,宛如大海的波涛一样。这两句不仅描写了大自然的雄浑壮美,而且表现出诗人开阔胸怀和豪迈情怀。
颈联写江上所见。风吹动着船上桅杆上的帆篷,使其凌乱不堪;江面涨满了水,江中的月亮倒映在水中。这两句以动衬静,使江上的景色更加宁静;而“牙樯乱”和“玉镜张”两个动词的巧妙搭配,则生动地表现了江水波涛汹涌的情景。
尾联紧承前句而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回望江南,只见烟雨蒙蒙;再向远处眺望北方,只见山色渐远,视线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既写出了江南的景色之美,也暗示了自己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感。同时,尾联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因为自己身处异地,无法回到故乡;而北固山虽然美丽,但却让人感到迷茫、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