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东吴会,招提倚汉开。
地随南岳转,天逐大江回。
云幌长垂殿,松衣半护苔。
六朝歌舞地,花树变楼台。
这首诗描绘了鸡鸣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下面是逐句释义:
鸡鸣山
文物东吴会,招提倚汉开。
地随南岳转,天逐大江回。
云幌长垂殿,松衣半护苔。
六朝歌舞地,花树变楼台。
译文:
文物遗址见证了东吴时期的辉煌与繁荣,招提(佛教寺庙)依偎着汉代的开凿而兴起。
大地如同随着南方的五岳转动,天空仿佛追随长江的奔流回旋。
云彩缭绕的长廊直挂到宫殿之上,苍翠的松树犹如身着轻纱般覆盖着苔藓。
这里曾是六朝时期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花儿树木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鸡鸣山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来展现其独特魅力。诗中的“文物”和“招提”指的是古代的文化和宗教建筑,展现了古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宝贵财富。诗人通过对鸡鸣山地理位置的描述,如“地随南岳转,天逐大江回”,表现了大自然与历史遗迹的和谐共生。同时,诗中的“云幌长垂殿,松衣半护苔”描绘了寺庙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六朝歌舞地,花树变楼台”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化鼎盛时期之一,当时的人们在这里歌舞升平,如今这些曾经繁华的地方已经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改变,更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象征。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