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居次龙堂高,琉璃砌空银烂涛。
波灵泣诉海若浪,腥风卷昼云漕漕。
珠潭沉光瘗神妪,瘦蛟啾啾走沙雨。
仙郎秋袂斑斑啼,泪花凝碧扶桑树。

【注释】

揭天谣: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共九首。每首都用七言绝句形式写成,是咏叹神仙鬼怪的诗篇。这首诗是其中第一首。龙堂:神话传说中有龙居住的宫殿。鱼鳞:指龙鳞,这里比喻云霞。次:次第。琉璃砌(qì jī):琉璃瓦覆盖的高高的台阶。银烂(làn)涛:波涛像银色一样晶莹闪亮。波灵:指波神,水神。海若:海神名。浪:波涛。腥风:腥臭的气息。漕漕:象声词,形容风雨交加的声音。珠潭:指海底珍珠堆积如山的深渊。光:指月光。瘗(yì)神妪(rǔ):埋葬神仙的坟墓。瘦蛟:指蛟蛇。啾啾(jiū jiū):鸟叫声。沙雨:沙滩上的雨。仙郎:仙人的丈夫。秋袂(mèi):秋天的衣服袖子。斑斑啼:眼泪滴落的样子。扶桑树:传说中的日出之地,即东方。

【译文】

龙宫宫殿高踞云际,云彩像鱼鳞铺陈天际。琉璃瓦砌成的台阶空阔,月色如银波涛滚滚。波神哭泣诉说海神的怒涛,腥臭的风云在云间翻腾。深渊中沉埋着月光,蛟龙在沙滩上哀鸣,仙人的丈夫在秋天挥袖而歌,泪花沾湿了东方的扶桑树。

【赏析】

这是一篇咏龙宫的七言绝句,通过写龙宫的景色与神话传说,表现了龙宫的神奇美丽。全诗以“龙”字为线索贯穿全文,描写龙宫宫殿的壮丽、云霞的绚丽、波涛的澎湃、海水的腥臭、蛟龙的悲鸣以及仙人的歌声等,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地领略了龙宫的美丽风光。

一、二句写龙宫宫殿之高。诗人用“居次”“高”来修饰“龙堂”,将龙宫比作人间之最高建筑,既突出了龙宫宫殿的高大,又烘托出了龙宫的神秘与威严。

三、四句写云霞与波涛的壮美。诗人用“琉璃”来形容台阶,用“银烂涛”来形容波涛,生动地描绘出了云霞与波涛的美丽壮观景象,令人赞叹不已。

五、六句写海浪的威猛和海水的腥臭。诗人用“泣诉”“腥风”来描绘海浪的威力,用“漕漕”来表现风雨交加的声响,使人感受到大海的浩荡气势。

七、八句写蛟龙在沙滩上的悲鸣和仙人的歌声。诗人用“沉埋”来描绘月光,用“啾啾”来表现蛟龙的悲鸣,用“秋袂”来描绘仙人的歌声,将仙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两句写仙人的歌声与扶桑树的景象。诗人用“仙郎”来形容仙人,用“秋袂”来描绘仙人的衣袖,将仙人描绘得更加飘逸动人。同时,诗人用“斑斑啼”来描述泪水的飞溅,用“泪花凝碧扶桑树”来表现泪水晶莹剔透、如同碧玉一般美丽的景象,让人感叹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