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弓日晚骋霜蹄,灞上飞花踏作泥。
辛苦塞垣多少恨,五陵春色醉中迷。
【注释】陈大宅:指唐朝诗人陈子昂(659-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挟弹图:指陈子的《咏史》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风吹柳花满,石压绿苔堆。时命有穷已,年光老去催。夏条何太盛,寂寞度寒梅。”
灞上飞花:汉文帝刘启为太子时,在长安郊外的灞上打猎,看见一片柳林,就折了几枝枝条插于车中,以示宠爱。后来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也到过灞上。
五陵:指唐代京城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区。
赏析:陈子昂是初唐诗坛的主将之一,他的诗风沉郁顿挫,气势磅礴,富有时代感,对后世影响很大。这首诗是陈子昂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之气的名作。
首句“鸣弓日晚骋霜蹄”,写陈子昂骑马出猎,在夕阳下驰骋。“鸣”字写出他心情激奋,神采飞扬的样子;“骋”字写出他骑射娴熟,技艺高超。第二句“灞上飞花踏作泥”,描写了陈子昂在灞上打猎的情景。“飞花”指柳絮,“踏作泥”则说明春风吹拂得厉害,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被马蹄踩成一堆堆的泥。第三句“辛苦塞垣多少恨,五陵春色醉中迷”,写陈子昂在边塞的苦闷和无奈。这里用典明示,陈子昂曾参加过武后时期的科举考试,但落第而归,从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同时暗含了他因不能施展抱负而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最后一句“五陵春色醉中迷”,写陈子昂在春天里陶醉于五陵的美景,却浑然不觉自己正被这美景所迷倒。“春色”是指长安城周围的自然风光,“迷”字写出了陈子昂沉醉于春色之中,而忘记了自己的失意和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