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幡市井人,出纳量锱铢。
积财至千万,侈然夸有馀。
华堂占广陌,列肆遍通衢。
朝餐聚侠客,莫饮罗名姝。
一朝与法遇,家破及妻孥。
金玉归县官,不能赎其躯。
郭解既夷灭,季伦亦门诛。
安知子原宪,穷巷歌唐虞。

杂诗四首 其四

幡幡市井人,出纳量锱铢。
积财至千万,侈然夸有馀。
华堂占广陌,列肆遍通衢。
朝餐聚侠客,莫饮罗名姝。
一朝与法遇,家破及妻孥。
金玉归县官,不能赎其躯。
郭解既夷灭,季伦亦门诛。
安知子原宪,穷巷歌唐虞。

注释:

  1. 幡幡(fān fān):指市井中忙碌奔波的人,形容他们忙碌、喧嚣的状态。
  2. 锱铢(zī zhū):古代计量单位,比喻极小的数目或很小的利益。这里用来表示极其微小的财物。
  3. 积财至千万:积累的财富到了千万的程度。
  4. 侈然夸有馀:过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5. 华堂:华丽的大厅或殿堂,泛指豪华的居所。
  6. 列肆(dì shǔ):开设店铺,销售商品。
  7. 侠客:指行侠仗义之人,常以正义和勇敢著称。
  8. 罗名姝(xiū):聚集众多美女。罗,聚集;名姝,美好的女子。
  9. 法:法律,这里指清王朝的法律。
  10. 郭解: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豪侠,因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而被封赏。
  11. 季伦:东汉时期的富豪,因豪横无度而被朝廷处死。
  12. 安知:怎么知道。
  13. 原宪:孔子弟子颜回,生活清苦,常在贫困中自得其乐。
  14. 穷巷:贫穷的小巷。
  15. 唐虞:指古代传说中的理想时代,尧舜时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市井中人们的忙碌状态,以及商人的奢华生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商人的富有。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商人的奢侈生活和清贫的生活,表达了对清王朝法律的不满和对道德规范的坚守。最后,诗人以原宪在贫困中的自我娱乐为结尾,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既有现实社会的反映,又有对道德规范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