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共青灯榻,真成夕话哉。
暄凉才问昨,晴雨未知来。
腊放诗人笔,春分野老杯。
梅花应识我,相对一徘徊。
【诗句释义】
夜宿华甥的家里,晚上和他聊天。
坐在一起共度这青灯下的夜晚,真是愉快呀!
刚刚问候完昨日的天气,却不知道明天的晴雨情况怎么样?
腊月放走诗人笔,春天分来野外老人杯。
梅花一定认识我,我们相对一徘徊。
【译文】
在外甥家里留宿,晚上和他聊起天来。
我们坐在一起度过这个漫长的夜晚,真是愉快啊!
刚刚询问了昨天的天气,却不知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腊月时放开诗人的笔,春天到来时给野老斟上酒杯。
梅花一定会认识我,我们彼此之间互相徘徊着。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福建提刑期间。诗人在福建任职已两年,因闽中大旱、饥馑,他多次上书朝廷要求赈济,但未能得到朝廷的重视。诗人与外甥华甥相谈,感慨万千。这首诗就是他在外甥家留宿时所作。
首联“坐共青灯榻,真成夕话哉”,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这里所说的“坐”是“坐卧”的意思,指与华甥促膝长谈。诗人用“坐共”一词,表现出两人亲密无间的感情。诗人与华甥的谈话很投机,因此说他们“夜话”。
颔联“暄凉才问昨,晴雨未知来”,进一步表现两人促膝而谈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忧虑。这两句诗以问答形式写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表达了诗人关心国事的爱国情怀。
颈联“腊放诗人笔,春分野老杯”,通过写腊月时诗人放笔抒怀,春天时野老举杯邀饮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关注。
尾联“梅花应识我,相对一徘徊”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诗人的孤高不羁和忧国忧民之心。诗人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以及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