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得徵黄报,还怜借寇身。
清声无汉吏,惠思有周人。
漏转公庭午,香凝燕寝春。
召棠歌满路,赤子孰非亲。
次韵王郡公除夕
屡得征黄报,还怜借寇身。
清声无汉吏,惠思有周人。
译文:
我多次得到朝廷的征召和黄报,又怎能不可怜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的声音清新如同未受污染的汉地官员,他们的恩惠思想却像周公那样深入人心。
赏析:这首诗是邵宝对王郡公除夕夜的一次回应。首句“屡得征黄报”,“屡”字表达了邵宝对朝廷征召的频繁感概,同时也透露出自己为国家服务的荣耀与自豪。第二句“还怜借寇身”,则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与关怀。这种从国家荣誉与个人情感的双重视角,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汉地官员与周朝官吏的不同,突出了民间百姓的清声与恩惠,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与价值追求。最后两句“召棠歌满路”、“赤子孰非亲”,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人民淳朴真挚情感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