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云山放我歌,不须文字记行窝。
梦回赤壁月还小,濯罢沧浪水更多。
静定故知禅榻在,虚明今谓佛灯何。
相逢莫认鹅湖寺,旧学无朋鬓欲皤。
注释:
- 随意云山放我歌,不须文字记行窝。
- 梦回赤壁月还小,濯罢沧浪水更多。
- 静定故知禅榻在,虚明今谓佛灯何。
- 相逢莫认鹅湖寺,旧学无朋鬓欲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以诗作答的诗歌,诗人在回答僧圆显的诗句时,表达了自己对于行囊、文字和佛法的看法和理解。
首句”随意云山放我歌,不须文字记行窝”,诗人用自由自在的方式唱出了心中的歌声,无需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行踪,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梦回赤壁月还小,濯罢沧浪水更多”,诗人在梦中回到了赤壁,看到了月亮还是小小的,洗去了沧浪的水,看到了水面更加宽广。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想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第三句”静定故知禅榻在,虚明今谓佛灯何”,诗人通过禅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只有在静定的状态下才能找到禅宗的禅座,只有明白空性才能看到佛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相逢莫认鹅湖寺,旧学无朋鬓欲皤”,诗人在与旧友相见时,不要认出来时的鹅湖寺,因为那里已经没有朋友了,只有头发变白的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歌,通过对生活、自然和禅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