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公千载我登堂,春草离离若与荒。
雨露不知天地阔,江山应笑古今忙。
官衔漫逐三司使,民瘼愁闻百里郎。
何处有灵还可吊,旧游随地是吾乡。
注释:
谒苏祠 —— 拜访苏东坡祠庙
用前韵 —— 按照前一首诗的韵脚创作
去公千载 我登堂 —— 离开公职的人千年以来,我登上了祠堂的台阶
春草离离若与荒 —— 春天的草木茂盛繁盛,如同荒野一般
雨露不知天地阔 —— 雨水和露水滋养万物,不知道天地多么广阔
江山应笑古今忙 —— 山河大地应该笑我们古今忙碌不已
官衔漫逐三司使 —— 我的官职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跟随三司使奔波劳碌
民瘼愁闻百里郎 —— 我听闻百姓的痛苦,感到十分忧愁
何处有灵还可吊 —— 在何处可以找到神灵,可以寄托哀思呢?
旧游随地是吾乡 ——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苏东坡的一种怀念之情。诗的前四句,诗人通过对苏东坡祠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先人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离开公职的人千年以来登上祠堂台阶为起点,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接着,诗人感叹岁月变迁,春草繁盛如荒野一般,而雨水和露水却滋润着万物。这一对比,既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暗含了人世间的无奈与沧桑。然后,诗人又通过描述自己官职卑微,跟随三司使奔波劳碌,来表达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最后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民瘼的深深忧虑之情,同时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何处可以找到神灵,可以寄托哀思呢?最后一句“旧游随地是吾乡”更是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表露无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