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载蘋蘩也自修,听松庵外竹林幽。
高山仰止今祠宇,旧事荒凉某水邱。
诸葛表中空汉贼,考亭笔下有春秋。
共看箫鼓迎神地,一道清泉万古流。

精舍奉安忠定祠

七载蘋蘩也自修,听松庵外竹林幽。

高山仰止今祠宇,旧事荒凉某水邱。

诸葛表中空汉贼,考亭笔下有春秋。

共看箫鼓迎神地,一道清泉万古流。

注释:精舍是供奉忠烈之士的庙宇,我在此奉安了忠定祠。七载,指七年前,也就是元朝灭亡后不久。蘋(pín)蘩(fán),两种草名。这里泛指菜蔬。“也自修”,意思是自己也在修养品德,与人为善。“听松庵”是指作者居住的地方。“竹”,指竹林。“高”、“山”、“仰止”,都是比喻忠定祠像高山一样令人敬仰。“某水邱”,即某溪,指作者居住的溪边地方。“汉贼”暗指元朝统治者,“诸葛表”指诸葛亮所写的表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卧龙先生。“考亭”,朱熹讲学的地方,在建阳(今属福建),故称考亭。“中”,指文章中。“春秋”,指历史记载。“一道清泉”,指一条清澈的小溪,这里指忠定祠旁边的小溪。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忠定祠写的颂诗。忠定祠是纪念南宋名相文天祥的祠堂。文文天祥是宋末抗元名臣,他宁死不屈,誓以身殉国,被元兵拘捕时绝食七日而亡。他的爱国精神受到后世的崇敬。诗人于元朝灭亡后七年,来到忠定祠,看到祠内破败不堪,于是写下此篇颂诗。全诗分为两部分。上四句是赞颂忠定祠和诗人对忠定祠的赞美之情;下四句是写忠定祠周围的景物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