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
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
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
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毁琴。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赴任后,其时门人华云自北京来。诗中用“燕山”和“湘水”分别指代了作者的籍贯和师友汪司成之故里;“西涯”是作者的老师、友人李东阳的号;“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等句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无限怀念及对师友文章千古流传的景仰之情。
【答案】
八月二十九日门人华云来自汪司成器之子所致吾师少师西涯先生之讣哭已有作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百①年恩义师兼父千秋文章古在今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毁琴。
注释: ⑧“燕山湘水”,本指汪司成的故乡。②“沈”,深沉。③“百年恩义师兼父”,意谓恩师与父亲一样,对自己的恩德恩重如山。④“千秋文章古在今”,意谓自己的文章能够流传千古。⑤“无路可奔”,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即无处可走。⑥“有身堪铸乏黄金”,意谓自己虽然身体有病,但仍然愿意为老师守孝三年。⑦“京华北斗”,指京城。⑧“泣对”,面对悲痛流泪。⑨“朱弦”指琴,此处借喻指自己的心弦。⑩“欲毁琴”,表示悲痛之极。译文: 忽然从汪司成的家中得到老师的逝世消息,夜晚燕山湘水都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 百年来的恩情义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亲,千秋以来的文章,都在今天流传。没有地方可走,只能穿着白色丧服,有身子却没钱来买棺材,只有伤心地面对悲痛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