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戴此巾,几回清梦隔风尘。
谁知道路闲边目,还看山林病后身。
蓬岛客参诸老社,曲江图入九峰春。
相逢莫道无同志,见说伊川已有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邵宝《戴进士巾山行》解析
诗歌原文
四十年前戴此巾,几回清梦隔风尘。
谁知道路閒边目,还看山林病后身。
蓬岛客参诸老社,曲江图入九峰春。
相逢莫道无同志,见说伊川已有人。词语解释
- 四十年前戴此巾:这里的“戴”指的是戴帽子或者头巾,通常表示一种身份或地位的象征。“此巾”很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官头巾,这在古代文人中很常见。
- 几回清梦隔风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些时候的回忆,可能是一种怀旧之情,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谁知道路閒边目:这里的“閒”可以理解为闲暇、空闲的意思。”路閒”可能指道路旁的景色或景象,”边目”则是指路边的风景或人物。整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路边风景或人物的感慨。
- 还看山林病后身:这里的“还看”可能表示诗人对山林景色的留恋或回忆,而“病后身”则是指诗人自己曾经患过疾病,现在可能正在康复中或已经康复。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健康的重视。
- 蓬岛客参诸老社:这里的“蓬岛”可能是指仙境或幻想中的岛屿,”客”可能表示游客或学者。”参诸老社”可能表示参与或加入某个团体或组织。整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某个地方旅游或学习的经历。
- 曲江图入九峰春:这里的“曲江”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河流或湖泊,”九峰春”则是指九座山峰春天的景象。整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某个地方欣赏春天景色的经历。
- 相逢莫道无同志:这里的“相逢”可能表示遇到或相遇,”莫道无同志”则是指不要认为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整句话可能是在鼓励人们要有共同的目标或信仰,并相互支持和帮助。
- 见说伊川已有人:这里的“伊川”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场所,”已有人”则表示有人在那里活动或工作。整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某个地方看到有人在那里忙碌的场景。
诗歌译文
四十年前我曾戴此巾,那时我多次梦见自己在远离城市的山林里。谁能知道我现在闲暇时会看到路边的风景?现在我已经病愈,可以重新欣赏那些美丽的景色了。我曾经在一个仙境般的岛屿上拜访过一些老友,他们一起探讨学问。我也曾在九座山峰的春天里欣赏过那如画的风景。现在当我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请不要以为没有人与我共鸣。我知道伊川这个地方已经有志同道合的人存在了。诗歌注释
- 四十年前:这里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期。
- 此巾:指某种特定的头巾或帽子,通常用于文人雅士。
- 几回清梦隔风尘:形容诗人在过去某个时期内常常处于一种清幽、遥远的梦境中,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山水之间。这种梦境象征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 谁知道路閒边目:这里的“閒”字有闲适、闲暇之意,而“路閒边目”则意味着诗人在行走于乡间或田野间的小路时,看到了路边的风景或人物。这些景物或许给诗人带来了某种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 还看山林病后身:这里的“还看”可以理解为再次审视或观赏的意思,而“山林病后身”则是指诗人曾经因病而休养生息,现在已康复且能够再次欣赏自然美景。
- 蓬岛客参诸老社:这里的“蓬岛”可能是指仙境般的岛屿,而“客参诸老社”则表示诗人曾经访问过一些老友或学者的团体。这些经历使得诗人得以交流思想、分享心得,并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曲江图入九峰春:这里的“曲江”可能指的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或湖泊,而“九峰春”则是指九座山峰春天的景色。这种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令人陶醉其中。
- 相逢莫道无同志:这里的“相逢”可以理解为遇到或偶遇的意思,而“莫道无同志”则是指在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不要轻易放弃或疏远。相反,应该更加珍惜这份友谊并共同努力向前发展。
- 伊川已有人:这里的“伊川”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场所,而“已有人”则表示有人在那里忙碌或从事某项活动。这种场景可能暗示着诗人在某个地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并且他们在一起共同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 诗歌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诗人在过去某个时期内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而又宁静的时代。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和克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