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遗风一慨然,聊将幽事遣闲边。
细分颜巷曾收井,小灌张渠未买田。
荒入草茅憎隙地,馨生黍稷愿丰年。
如闻新制遒人铎,击壤歌中见古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井田成”三句中,请分析诗句中的意象,然后分析其象征意义。答题时,先答意象,后分析形象。“小井田成”三句中,“小井”“分”“张渠”“黍稷”“遒人铎”,这些词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小井”指井田制,“分”指井田制被破坏;“张渠”指开凿渠道,“买田”指买卖土地;“黍稷”即黍和稷,是古代五谷之一,这里指庄稼,也指农作物;“遒人铎”是指掌管农事的官,也泛指官吏。这四个词都是古代的名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一联:小井田已成旧貌,但遗风犹存。诗人以“荒入草茅憎隙地”起头一句,描绘出一幅荒凉景象,而“馨生黍稷愿丰年”又写出了农民对收成的渴望。第二联:“细分颜巷曾收井,小灌张渠未买田。”两句诗通过描写井和渠这两个具体的实物,来表现井田制的遗迹尚存,而土地买卖之风却已盛行。第三联:“荒入草茅憎隙地,馨生黍稷愿丰年。”诗人以“荒”字开头,写荒废的土地无人耕种,“隙地”则暗示了这种荒废的原因——土地的分割与买卖导致人们失去了共同耕种土地的机会。第四联:“如闻新制遒人铎,击壤歌中见古天。”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的制度(即土地的重新分配制度)已经实施,而且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他期待着这样的制度能够实现,从而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井田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土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现有的土地资源,共同耕作,共享丰收的喜悦。同时,他也期盼新的制度能够实施,让百姓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答案】
示例:小井
“小”字在这里既形容了井的规模,又表现出了作者的谦逊之情。“小”字还暗示了井田制已被废弃的事实。“井”
字则指代了井田制这一古老的土地制度。“成”字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一制度的怀念以及对它的肯定。
三代遗风一慨然
“一”字强调了诗人对于井田制的坚守和推崇。“慨然”一词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深深感慨,也反映出他
对于井田制的深厚感情。
幽事遣闲边
“闲”字传达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悠然自得的态度。“边”字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他所面对的社会环境
。
细分颜巷曾收井
“分”字不仅表示了井田制的被破坏,也暗示了土地分割与买卖的普遍现象。“颜巷”则是古代地名,用来指代
井田制所存在的地区。“曾收井”则暗示了这些井已经被人占用,不再属于国家所有。
小灌张渠未买田
“小”“未”两个字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土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灌”字则代表了灌溉这一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
。“张渠”指的是开凿渠道,这是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未买田”则意味着人们不再拥有土地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地
的方式获取收益。
荒入草茅憎隙地
“荒”字传达出了诗人对于土地荒芜的感叹。“草茅”二字则暗示了土地被人侵占的现象。“憎隙地”则表达了
农民对于土地分割与买卖的厌恶之情。
馨生黍稷愿丰年
“馨”字在这里既表达了黍稷的香气四溢,也暗示了土地的肥沃程度。“黍稷”则代表了一种农作物,象征着农业的
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富足。“愿丰年”则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期望和祈愿。
如闻新制遒人铎
“如闻”二字传达出了诗人对于新制度的向往和期待。“新制”则指代了新的土地分配制度。“遒人铎”指的是掌管农事
的官员或者官吏,他们负责推广和执行新的制度。
击壤歌中见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