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宿禅房不问禅,夜深无事足高眠。
西山松竹东山月,共作清凉到榻前。

注释:

  1. 显公房夜坐:指的是诗人在寺庙的房间中夜晚静坐冥想。
  2. 两宿禅房不问禅:经过连续的两晚,诗人在寺庙的房间中静坐冥想,没有去询问关于禅宗的事情。
  3. 夜深无事足高眠:因为夜晚已经深沉,没有什么事情要做,所以可以安心地睡觉了。
  4. 西山松竹东山月:诗人想象西山上的松树和竹子以及东山上的月亮。
  5. 共作清凉到榻前:这些自然景观仿佛成为了清凉的气息,直接到达诗人的床榻之前。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夜晚景象。首句“两宿禅房不问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态度的淡泊,他并不需要刻意去追问或实践禅宗,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次句“夜深无事足高眠”进一步衬托出夜晚的宁静,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安然入睡。三、四句“西山松竹东山月”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引入,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诗意和哲理性,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禅宗修行环境的向往。最后一句“共作清凉到榻前”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他将这种清凉的自然气息视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认为它能够直接影响到他的睡眠,使得他能够在清静的环境中更好地进入梦乡。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禅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