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有石如龙,天成谅非凿。
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复落。
常疑雷雨时,飞舞出深壑。
作庵者何人,清风宛如昨。
两公固龙德,恨也俱晚作。
秋霖不济旱,千载领馀酌。
方切忧旱怀,行矣予所乐。
江湖极秋波,长歌对冥漠。

注释:

  1. 石有龙形,非人工雕琢而成。
  2. 这是什么样的空洞?云水在其中起起伏伏。
  3. 常怀疑雷雨来临之时,它飞舞出深山峡谷。
  4. 是谁建造了这个庵堂?清风仿佛还在眼前。
  5. 两位公侯都拥有龙的德行,遗憾的是他们都太晚了。
  6. 秋雨不能缓解旱情,千载之后还能品尝到美酒。
  7. 正值忧心旱情之际,我乐此不疲。
  8. 江湖之秋波涛汹涌,长歌对空茫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卧龙庵为题,用晦翁韵。诗人通过描绘石如龙、云水起落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
    首联:“石有龙形,天成谅非凿。”这是说这块石头上有龙的形状,应该是天然形成,而不是人工雕刻的。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颔联:“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复落。”这是说这个空洞中有什么呢?原来是云水在其间起起伏伏。这一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变化无常。
    颈联:“常疑雷雨时,飞舞出深壑。”这是说我经常怀疑雷雨即将来临,它从深深的山谷飞出来。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雷雨天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尾联:“作庵者何人,清风宛如昨。”这是我建造这个庵堂的人是谁啊?他留给我的清风就像昨天一样。这里的“清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含了诗人心中的清风正气。
    全诗通过对石如龙、云水起落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自己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山水情怀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