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门下春水来,黄流浑浑无津涯。居人争言二月八,水神作会多风雷。
拥衾听雨坐中夜,我船明发开未开。湿云十里接南浦,滕王高阁空崔嵬。
我歌欲登江上台,吁嗟行路真难哉。莆阳谏草忽在眼,歌声入江江欲回,君看铁柱生莓苔。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背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章江门下春水来,黄流浑浑无津涯。(首联)

  • 注释:章江门下的春水来了,水流浑浊,看不到尽头。
  • 赏析:这一联通过描绘春水的到来,为下文写景抒情做铺垫。同时,“黄流”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居人争言二月八,水神作会多风雷。(颔联)

  • 注释:居民们争相谈论二月八日的盛况,因为水神在这里举行集会,常常带来风和雨。
  • 赏析:此联描述了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二月八日,水神在此聚会,引发风雨。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当地风俗,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拥衾听雨坐中夜,我船明发开未开。(颈联)

  • 注释:在寒冷的夜晚,作者抱着被子聆听雨水,而我即将启航的船只却还未决定是否要开。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另一方面是对未知旅程的恐惧和不确定性。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湿云十里接南浦,滕王高阁空崔嵬。(尾联)

  • 注释:远处的云层湿润,与南浦相连,滕王高阁显得更加壮观。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既表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丽,又突出了滕王阁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古之情。

我歌欲登江上台,吁嗟行路真难哉。(末联)

  • 注释:我想登上江上的高台,感叹人生的道路真是艰难啊!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通过登高远眺,诗人感叹人生的不易,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莆阳谏草忽在眼,歌声入江江欲回,君看铁柱生莓苔。(末联)

  • 注释:忽然间看到莆阳的谏草,歌声进入江中,江水似乎开始回转,你看铁柱上长满了莓苔。
  •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铁柱上生长的莓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认识。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