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傍群山,何处李公墓。
城西深树林,宛转通细路。
秋雨漫如丝,沾湿兼瘴雾。
缅怀千载人,乃独缺瞻顾。
惟公力古学,虞周在襟度。
平生抱遗经,芜径倏超惊。
周行日千里,不识草多露。
典谟二三语,一笔万蛟负。
横亘天地间,精光破昏暮。
大哉忠孝词,居然见公素。
宝也晚且愚,焉能踵高步。
耿耿结中怀,所向惟恐误。
何当洁芳尊,再拜酬夙慕。
我们将诗句与对应的译文进行对应。然后,对每一句的关键词进行注释,并附上赏析。
诗句:
旴江傍群山,何处李公墓。
译文:
旴江旁边有连绵的群山环绕,不知何处是李公的坟墓。
关键词:旴江、群山、李公、坟墓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旴江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提到“旴江”和“群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紧接着提问“何处李公墓”,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好奇和追寻。诗句:
城西深树林,宛转通细路。
译文:
城西深处有一片树林,林中小径弯弯曲曲。
关键词:城西、深林、小径、宛转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绘城西深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同时小径的蜿蜒曲折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诗句:
秋雨漫如丝,沾湿兼瘴雾。
译文:
秋雨纷纷如丝线般细软,湿润了整个大地又笼罩着瘴气。
关键词:秋雨、丝线、沾湿、瘴雾
赏析: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秋雨比作“丝线”,形象地表达了秋雨的细腻和缠绵。同时,“沾湿”和“瘴雾”两个词语,既描绘了秋雨带来的潮湿感,也暗示了当地的气候特点。诗句:
缅怀千载人,乃独缺瞻顾。
译文:
我怀念那千载的人杰,却唯独无法瞻仰他的风采。
关键词:缅怀、千载、人杰、瞻仰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之情。他不仅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杰出人物,还遗憾自己无法亲眼见到他们的身影。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的感慨,也展现了他的谦逊之心。诗句:
惟公力古学,虞周在襟度。
译文:
只有您拥有深厚的古学功底,您的胸怀如同虞舜周文王一般宽广。
关键词:惟公、古学、虞舜、周文王、襟度
赏析:
这句话赞扬了李公的学问深厚,同时也通过比喻表达了李公胸怀的广阔。虞舜和周文王都是古代著名的贤君,这里用他们来比喻李公,旨在赞美他具有远见卓识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诗句:
平生抱遗经,芜径倏超惊。
译文:
我一生怀抱着珍贵的经典著作,却在芜杂的小路上忽然感到惊喜。
关键词:平生、遗经、芜径、惊喜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他虽然身处芜杂的小路上,但仍然感到惊喜,因为能够接触到这些珍贵的经典著作。这种感受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也揭示了他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诗句:
周行日千里,不识草多露。
译文:
周游四方,每天行走千里,却未曾见过草木繁茂的露水。
关键词:周行、日千里、草木、露水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周游四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广泛游历和开阔的视野。同时,“不识草木多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悟。诗句:
典谟二三语,一笔万蛟负。
译文:
几篇经典的文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就像万条蛟龙被一笔墨迹所束缚。
关键词:典谟、二三语、哲理、万蛟负
赏析: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经典的文辞比喻为“万条蛟龙”。它强调了经典的文辞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启示性,能够引发人们深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经典文辞的敬畏之情。诗句:
横亘天地间,精光破昏暮。
译文:
纵横交错的光芒照亮了天地间的一切,它的光辉穿透了昏暗的暮色。
关键词:横亘、天地间、精光、昏暮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光芒在天地间的纵横交错和穿透力。它传达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赞颂。诗句:
大哉忠孝词,居然见公素。
译文:
伟大的忠孝之词,真是彰显了您的高尚品德。
关键词:大哉、忠孝词、公素
赏析:
这句话赞扬了李公的忠孝品质,认为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他的高尚道德情操。这种评价不仅表达了对李公的敬仰之情,也揭示了人们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诗句:
宝也晚且愚,焉能踵高步。
译文:
你是一位宝贵的人,但我也只是个愚钝之人,怎能追随你的足迹?
关键词:宝也、晚且愚、踵高步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和地位的认识。他认为自己在智慧和能力上都不如李公,因此不能像李公那样伟大和卓越。这种谦逊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也展示了他对他人成就的尊重和认可。诗句:
耿耿结中怀,所向惟恐误。
译文:
心中充满忠诚和坚定的信念,我所走的道路唯恐有误。
关键词:耿耿、结中怀、所向惟恐误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忠诚和担当。他认为自己的行动和决策都应以忠诚和坚定的信念为基础,避免有任何失误或差错。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职业操守,也揭示了他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承诺。诗句:
何当洁芳尊,再拜酬夙慕。
译文:
何时能备上香醇的美酒,再拜表达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关键词:何当、洁芳尊、再拜、酬夙慕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李公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感激,以香醇的美酒为媒介。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李公会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过去师生关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