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坐薄暮,西阳照墙东。
垂帘绝宾客,树影何丛丛。
尹生偶入室,依然故相从。
数语勤请益,令人契深衷。
妙龄志尚友,文翰岂徒工。
远游出彭蠡,浩思偕溟蒙。
登廷列周士,所得良己丰。
弦琴谢俗调,三叹歌虞风。
大哉经世业,乾坤与无穷。
吾衰负吾道,俯仰增愧容。
安能挽星汉,一洗兵戈空。
【注释】
斋:书房。
绝宾客:隔绝来访者。丛丛:杂乱的样子。
尹生:人名,作者自称。依然:还是。相从:一起相处。
契(qǐ)深衷:彼此志趣相合、心意相通。
尚友:崇尚交友。文翰:文章。岂(kui):表反问语气的助词。徒工:只是擅长。
远游:离开家乡远行。出彭蠡(lì):到鄱阳湖一带去。溟蒙:指水波浩渺。
登廷:登上朝廷。周士:贤能之士。
弦琴:弹琴。谢俗调:摒弃世俗音乐。
大哉:叹词,表示赞叹。经世业:治理国家的事业。乾坤:天地。与无穷:和宇宙一样无限。吾衰负吾道:我年老而未能完成我的志向。吾道:我的志向,这里指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事业。
俯仰:形容地位卑下或处境窘迫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愧容:惭愧的样子。
挽星汉:挽住银河,使天上的星辰回到原位,比喻阻止战争,使天下恢复和平。一洗兵戈空:彻底消除战争带来的苦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诗人在江州与友人话别之际,有感而发。
开头两句写诗人独自坐斋室,西照的阳光把墙的影子斜映在东边,环境清幽,令人心旷神怡。这既是实景的再现,也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接着写友人尹吉士的到来。“垂帘绝宾客”,是说当客人来到时,自己正在闭门谢客,没有接待。“树影何丛丛”一句,描绘了庭院中繁茂的树木和它们投下的斑驳的影子,渲染出了一种幽静、宁静的氛围,同时也烘托出了一个清高、孤寂的形象。
“尹生偶入室”一句,表明尹吉士偶然进入室内,但两人仍然像从前一样亲密无间,相互交往。“依然故相亲”五字,既写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因为这种友谊的保持是多么不容易啊。
接下来三句是写尹吉士来后的对话。“数语勤请益,令人契深衷”,意思是说尹吉士多次请教,使自己深受启发,彼此之间达到了心灵的契合。这里的“契”(qiè),即“心心相印”的意思。
“妙龄志尚友”,是说青年时期就立志要交良朋知己,追求高尚的友谊。“文翰岂徒工”,则是说自己的才学并不只限于写作文章,还应该致力于治国安民的伟大事业。
最后两句是对尹吉士的劝勉。“远游出彭蠡”,是指他远离家乡,到鄱阳湖一带去;“浩思偕溟蒙”,则是指他在旅途中思绪广阔,如大海般无边无际。“登廷列周士”,是说他登上朝廷担任贤能之士。“所得良己丰”,是说自己通过努力,已经获得了相当的成就。
“弦琴谢俗调”以下八句,是写诗人对尹吉士的劝慰和祝福。“大哉经世业”,是说治理国家的事业非常伟大。“乾坤与无穷”,是说天地万物都是无限的。诗人希望尹吉士不要辜负自己的期望,要继续努力,以完成自己的志向。
“吾衰负吾道”二句,是说年老体衰,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感到十分愧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安能挽星汉”,“一洗兵戈空”,是说怎么能阻止天上的银河回到原位呢?怎么能彻底消除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呢?这两句话充满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悲哀。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劝勉和祝福,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爱意。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