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兮既仞,为池兮亦寻。宛水石兮斯在,昔之人兮此心。
水汪汪兮石磊磊,嗟伊人兮不待。堂既构兮像悬我,山岳兮池海。

这首诗是徐太史(徐渭)为薛荔园的思乐堂写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为山兮既仞,为池兮亦寻。”

  • 译文:就像一座高山已经矗立在那里,一个水池也已经修好。
  • 注释: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十尺。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园林的宏伟规模。
  • 赏析:诗人用“既仞”和“亦寻”这两个词,展现了园林的自然美和人工美,也暗示了他对园林建设成果的自豪和满足。

第2句:“宛水石兮斯在,昔之人兮此心。”

  • 译文:宛水边的石头就在这里,那些古人的心就在这里。
  • 注释:宛水,指流经洛阳的洛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时人们在此留下的遗迹和情感的怀念。
  • 赏析:通过回顾历史,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古人的缅怀。

第3句:“水汪汪兮石磊磊,嗟伊人兮不待。”

  • 译文:水清澈见底,石头整齐划一,可叹那些古人啊,他们没有等待过我。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观,同时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失落感。
  •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第4句:“堂既构兮像悬我,山岳兮池海。”

  • 译文:我的思乐堂已经建成了,就像悬挂在空中一样美丽;这里的山水就像大海和山脉一样壮丽。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高度赞扬和满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园林美景的赞美之情。
  • 赏析: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园林之美比作自然景观,既展现了园林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结语:赏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敬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