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移舟下濮阳,黄堂有叔鬓将霜。
竹林风月留人易,椿府旨甘入梦长。
亭上鸟声喧客席,马头山色映诗囊。
料知宦邸无馀物,带得清风归故乡。

注释:

千里移舟下濮阳,黄堂有叔鬓将霜。

竹林风月留人易,椿府旨甘入梦长。

亭上鸟声喧客席,马头山色映诗囊。

料知宦邸无馀物,带得清风归故乡。

赏析:

第一首诗描绘了濮守侄儿归乡的情景。濮守的侄子要离开家乡回省,濮守送他远行。诗人以”千里移舟下濮阳”开篇,描述了他们乘船远行的壮阔景象,以及濮守侄子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黄堂有叔鬓将霜”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濮守年纪渐大、鬓角已见霜的形象,表达了对老友离别的不舍和惋惜之情。

第二首诗则是描写濮守侄子归乡后的生活。诗人以”竹林风月留人易”开头,描绘了濮守侄子回到家乡后,在竹林中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里的”易”是容易的意思,表达了濮守侄子对故乡生活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椿府旨甘入梦长”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濮守侄子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舒适,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首诗则是描写濮守侄子归乡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诗人以”亭上鸟声喧客席”开头,描绘了濮守侄子回到家乡后,在亭台上与家人欢聚的场景。这里的”喧”是热闹的意思,展现了濮守侄子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和欢乐氛围。”马头山色映诗囊”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濮守侄子带着家乡的山色回家,象征着他与故乡的深厚感情。

最后一首诗则是对濮守侄子归乡后的生活进行了总结。诗人以”料知宦邸无馀物”开篇,表达了濮守侄子在官场上的清贫和朴素的生活态度。”带得清风归故乡”一句,则表达了濮守侄子带着清风回归故乡的愿望,寓意着他希望带着清新的气息回到家乡,为家乡带来新鲜的气息。

这首诗通过对濮守侄子归乡的情景进行描绘,展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濮守侄子的祝福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