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称入定,如蚕自吐缚。
置心于昭旷,用以求真乐。
孔氏有明训,敬义须夹持。
动静两无碍,此心自愉怡。
入定既云久,此心亦能守。
但恐体用乖,真乐竟何有。
【诗句解释】
- 释子称入定,如蚕自吐缚。
- 释子:佛教徒,僧侣。
- 入定:指佛教徒进行禅坐、冥想等静心修行的行为。
- 如蚕自吐缚:比喻修行者在入定时,内心像被蚕丝包裹一样,逐渐放松和释放,达到一种无拘无束的境界。
- 置心于昭旷,用以求真乐。
- 置心:指将心思放在某个地方或事物上。
- 昭旷:明亮开阔,这里指心灵的光明和开阔。
- 用以求真乐:以寻求内心的真实快乐为目的。
- 孔氏有明训,敬义须夹持。
- 孔氏:指孔子。
- 明训:明确的教诲。
- 敬义:尊敬与正义。
- 须夹持:需要互相约束。
- 动静两无碍,此心自愉怡。
- 动静两无碍:无论是静心修行还是行动自如,都能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 此心自愉怡:因为心境的宁静与自由,所以内心感到愉悦和满足。
- 入定既云久,此心亦能守。
- 入定:长期坚持的静心修行。
- 此心亦能守:即使时间很长,也能坚守内心的信念和原则。
- 但恐体用乖,真乐竟何有。
- 体用:指事物的实质与形式。
- 体用乖:担心形式与实质不相符,意味着外在的形式无法真正代表内在的真实感受和价值。
- 真乐竟何有:真正的快乐究竟在哪里呢?表达了对内心真正快乐追求的困惑。
【译文】
送别陈白沙回南海,
和尚称入定如同蚕吐茧自缚。
将心神安放于明亮开阔,
通过修行来寻求内心的真实快乐。
孔子曾明确教导说,
尊敬和正义应当互相约束。
无论静动都不受干扰,
内心的愉悦自然流露。
长时间的修行已久,
这种坚守也是值得的。
只是害怕形式与实质背离,
真正的快乐究竟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