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淮南寻旧庐,百花洲上杨柳疏。
故人朝对白蘋渚,胡儿忽传赤羽书。
千山燧熢照芦荻,满地干戈尽樵渔。
孤舟江海欲何之,双眼乾坤空泪予。
东南半作豺虎窟,闾阎忍使蛟蜃居。
苍生之血淮水赤,请问将军意何如。
【注释】
五月歌:指《五月歌》。
淮南:指今安徽淮南一带。
白蘋渚:地名,位于今安徽无为县西长江边。
赤羽书:指战报。《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而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千山燧:指烽火台,用火把传递军事信号。
胡儿:指胡人。
阊阎:指平民区。
蛟蜃:传说中能吐气成云的海怪。
苍生:百姓。
淮水:指淮河。
将军:指李靖,唐太宗时的著名军事家,封卫国公。
意何如:意思是说李靖的意思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后流放夜郎时所作的。诗中描绘了当时江淮地区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以及对人民遭受涂炭的痛苦之情。
首句“五月淮南寻旧庐”,写自己在五月里寻找淮南的老居。淮南即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这里曾是诗人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往事,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
接下来两句“百花洲上杨柳疏”,描绘了百花洲上的景色和杨柳的稀疏状态。百花洲在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长江边上,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然而此时正值五月,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但诗人却说“杨柳疏”,可见战乱已使这里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变得萧条冷落。
第三句“故人朝对白蘋渚”,写诗人在白蘋渚与故人相聚的情景。白蘋渚位于今安徽省无为县西长江边,是一片美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诗人与故人相会,共同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
第四句“胡儿忽传赤羽书”,描绘了胡人的使者突然送来紧急军情的情况。胡人是古代北方民族的统称,这里可能是指吐蕃或回纥等少数民族。赤羽书是指战报,说明边境出现了战事。诗人接到这样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因为这可能是国家面临危机的信号。
接下来四句“千山燧熢照芦荻,满地干戈尽樵渔”,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千山烽火连天,照亮了芦苇丛中的枯草;满地都是兵器,人们只能靠打柴为生。这种场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五句“孤舟江海欲何之”,诗人独自乘船在江海上漂泊,内心充满了迷茫和无助。江海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人生道路,诗人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这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困惑。
第六句“双眼乾坤空泪予”,诗人用泪水来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双眼代表着诗人的眼睛,乾坤则象征着整个世界。诗人用“空泪予”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悲伤,这种情感表达得既深沉又感人。
最后两句“东南半作豺虎窟,闾阎忍使蛟蜃居”,则是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混乱的深刻批判。东南地区已经成为战乱频繁的是非之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那些当权者却忍心让这些邪恶势力继续存在下去。这种批判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有志之士的责任和担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