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飙千里,送度长城。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
秋声,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紫萸香慢 · 送雁

【注释】①沙蓬:指大雁的脚爪。②鲜飙:疾风。③李卿: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④书寄未成:指书信没有写成,无法寄出。⑤白蘋汀:即白苹洲,在钱塘江入海口处。⑥逆风飞去:指大雁逆风飞翔。⑦毛羽随处飘零:指大雁羽毛四处飘扬。

译文:恨大雁,偏要随着人转,更怜那雾柳难青。问征雁往南向,几时暖返龙庭?正有无边烟雨雪,与疾风千里,送度长城。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

赏析: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此句为第一层,写对雁的怨恨之情。“恨”一词表明了作者对大雁的不满,大凡被贬之人往往怨天尤人,而本文作者却是“恨”之不已,可见其心情之悲凉。“沙蓬”是大雁的脚爪,“偏随人转”,写出了大雁跟随人的行踪,也暗喻了作者自己被放逐的心情。“更怜雾柳难青”,则进一步写对大雁的同情之情,因为大雁总是和杨柳一样受尽风雨的摧残,所以更加怜惜。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此句承上而来,由怨生疑,又引出了下一层之意。“问征鸿南向”,“征鸿”指的是大雁,“南向”则是大雁飞行的方向。作者问大雁何时能回到皇帝身边。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被放逐在外的无奈与悲伤。而作者之所以会如此想,则是因为他认为大雁能够飞到南方,而自己却只能在北方徘徊。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飙千里,送度长城。”此句为第二层,写送别的情景。“正有无边烟雪”,形容的是送别的场景,烟雨弥漫,寒气逼人,正是一个凄清的季节;“与鲜飙千里”,则描绘了大雁展翅高飞,疾风万里的景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送别时的紧张氛围。最后两句为第三层,也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钱塘江口等待,直到头发都变白了还未能见到归鸿。而“李卿”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号。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感慨。

整首词以大雁为载体,通过对大雁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全词意境宏大,情感深沉,既有对大雁的羡慕之情,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之意。同时,词中的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场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