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柘春深饶野蚕,暖风薰拂已三眠。
待渠化作飞蛾去,拾取枝头茧酿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第一句:
山柘春深饶野蚕
- 注释:山柘指的是山中的柘树。柘树在春天里,其枝条繁茂,容易吸引野蚕。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山柘茂盛的景象,为下文野蚕的出现作了铺垫。
二、第二句:
暖风薰拂已三眠
- 注释:薰是一种香气扑鼻的东西,这里指春风。“三眠”可能是指春眠,也可能是说野蚕已经连续睡眠了三次(春三月)。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风温暖,使得野蚕连续多次睡眠的情景。
三、第三句:
待渠化作飞蛾去
- 注释:飞蛾是一种蛾子,这里的“渠”是对野蚕的称呼。这句话的意思是野蚕将要变成飞蛾,准备离开树枝。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野蚕即将化为飞蛾,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旅程。
四、第四句:
拾取枝头茧酿绵
- 注释:这是对前文野蚕化作飞蛾后的行为的描述。这里的“枝头茧”是指野蚕在树枝上产下的茧。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野蚕化蛾后,留下的茧将会变成棉花。这里的“酿绵”可能是“酿棉”的误写,但在这里更符合语境。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野蚕的变化,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