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登高第二回,功名心事已全灰。
此时偿却山灵债,明日放歌归去来。
【注释】
丁亥:古代用干支纪年的方法,“丁亥”为丁未年的亥月亥日。
南山: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
第二回:指第二次登临终南山。古人有“登高必赋”的习惯,这里借指仕途失意,不能一展宏图。
功名心事已全灰:功名之心已尽,灰心丧志。
偿却山灵债:还清了对山林的欠债,即摆脱了官场的烦恼。
明日放歌归去来:明天就唱着欢快的歌儿回家去。归去来:归隐田园。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登科后》,诗中作者抒发了在官场上屡遭挫折后的感慨和失落,以及他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全诗情感真挚而沉郁,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
首联“又是登高第二回,功名心事已全灰。”直接点题,交代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已经两次登上终南山,但功名之心已尽,灰心丧志。这里的“又”、“二”、“已”等字,都强调了诗人的失败感和失落感。
颔联“此时偿却山灵债,明日放歌归去来。”诗人以“偿却山灵债”来形容自己摆脱了官场的烦恼,以“放歌归去来”表达了自己的快乐心情。这里的“偿”、“归”、“歌”等字,都传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尾联“明日放歌归去来。”诗人在告别终南山时,唱着欢快的歌儿,准备回家去享受田园生活。这里的“放歌”、“归”都强调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偿债、歌唱、归家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挫败感和失落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从失望到解脱再到愉悦,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