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佳气望中孤,牛首山云入有无。
青盖不归新洛邑,黄金将贡旧幽都。
殿前男子犹乘犊,河北王郎亦撰符。
他日传疑南史氏,龙蛇同尽一何愚。

【注释】

金陵:今南京,古为金陵郡。杂感:感慨世事的诗篇。凤阳:指明朝的都城北京(旧称燕京)。佳气:美好之气。望中孤:遥望之中显得孤独。牛首山: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青盖:帝王车驾。洛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市。洛邑:古都名,在今河南洛阳市。黄金:指朝贡的金玉。幽都:指幽州。河北:泛指黄河以北。王郎:指王导。他日传疑南史氏:意指南朝末年,侯景之乱时,萧绎曾对南齐高帝说:“吾当与卿共灭侯景。”南史氏:即南梁。龙蛇同尽一何愚:意指南北朝灭亡后,人们纷纷归附南朝,认为南北朝的命运相同,都是亡国,是愚蠢之举。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建文三年(1390)秋天,朱棣以讨伐“奸臣方孝孺谋叛”之名,亲征北平(今北京),并在此一举消灭了方孝孺的党羽,接着又挥戈东伐。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于这一行动的不满与嘲讽之情。

第一句“凤阳佳气望中孤”,点明题旨。“佳气”二字,既点出地点,又暗寓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凤阳是当时明朝的首都所在地,也是京城,这里“佳气”自然是指京城中那些权贵们所享受着的骄奢淫逸的生活。然而这“佳气”却只存在于遥远的京城之外,而京城中那些所谓的权贵们却只是“望中孤”。这“望中孤”三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朝廷中权贵们的孤立、凄凉的处境,而且更深刻地揭露了他们虚伪、矫饰的本质。

第二句“牛首山云入有无”,进一步烘托了这种气氛,也使整个诗句更加含蓄蕴藉。牛首山,是江南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这里用“牛首山云”来象征当时的朝廷。“入有无”,既表明了朝廷中那些权贵们的虚伪矫饰、言行不一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愤懑与憎恶之情。

第三句“青盖不归新洛邑”,则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青盖”,指的是皇帝的车驾;“新洛邑”,即新的京城,也就是今天的洛阳。“青盖不归”,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写出了朝廷中那些权贵们的行为,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不屑和轻蔑之情。这里的“青盖”一词,还隐喻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暗示了朝廷中那些权贵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败坏到了极点,连他们自己也为之感到羞愧和尴尬。

第四句“黄金将贡旧幽都”,则更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于朝廷中权贵们的讽刺之意。“黄金”,指的是珍贵的财物;“旧幽都”,即过去的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将贡”,表示将要进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权贵们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并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只顾自己享乐、贪得无厌地搜刮民脂民膏;他们进献给朝廷的不过是一些珍贵的财物而已,而这些财物又哪里值得一提呢?

这首诗通过描绘当时朝廷中权贵们的孤立、凄凉处境以及他们虚伪矫饰、言行不一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中权贵们的强烈不满与嘲讽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深刻忧虑与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