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三迁岂舍诸,新除一月适年除。
当垆浮白迟翰史,刻烛生花款秘书。
此夕冬残寒欲敛,明朝春到气将舒。
呼儿坐听钟声动,未曙趋朝佩玉琚。

【注释】

两岁三迁:两次搬家。

舍诸:指家。

新除一月适年除:新近过了一个月,正是一年的开始。

当垆浮白迟翰史:在酒店中,酒徒们举杯畅饮,我则迟了一点才到,因为正忙于写文章。

刻烛生花款秘书:把烛火刻成花形,用以款待宾客,以显示文采和才华。

此夕冬残寒欲敛:今夜的寒冷将要结束。

明朝春到气将舒:明天春天就要来临。

呼儿坐听钟声动:让孩子们坐下听那报时的钟声。

未曙趋朝佩玉琚:天还没亮就赶着去朝廷值班。

【赏析】

《又和除夕》是一首咏叹时序变换的诗。诗的前两句写“两岁三迁”之苦,后两句写“一夕”之乐,最后两句写次日之早朝,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幻的深刻感受。

首句说诗人经历了三次大的迁徙,但每次都没有离开过家;次句说,刚刚过了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之始,而诗人却已到了新的一年。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叙述,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对流离失所的无奈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慨叹。

诗人用“当垆浮白迟翰史”一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他在这里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画面:酒肆之中,人们举杯痛饮,欢声笑语;而他则因为忙于写作,不能与大家同乐。这里的“迟”字,既写出了他的匆忙,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刻烛生花款秘书”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创作氛围。他为了撰写文章,竟然将烛火刻成了花朵的形状;而这种刻烛生花的举动,更是显示出他对写作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尽管诗人在创作上如此努力,但时间却总是不等人。“此夕冬残寒欲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冬日即将结束的感慨。他希望春天能够尽快到来,为大地带来温暖和生机。

最后两句则是描写诗人第二天早晨的情景。他早早起床,准备去朝廷值班;同时,他还不忘叫来孩子们一起听那报时的钟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由内而外的写法,先从诗人的内心世界入手,再逐渐扩展到外界的环境;在语言上则注重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这种写法使得诗作更加真实感人,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