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蔽辽阳在沈阳,繇来推毂为封疆。
犬羊有计劳群策,帷幄无人负上方。
草木风声成破竹,山川缺陷黯长杨。
何时得饮奴猷血,雪耻除凶振百王。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作品。它以辽阳为题,抒发了作者对辽阳沦陷的悲愤之情。

首联“入虔闻奴陷辽阳”,意思是说,我听说辽阳被奴贼攻陷。这里,“虔”字有忠诚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辽阳沦陷的痛心疾首。“奴”字则是对侵略者的讽刺和谴责。

颔联“藩蔽辽阳在沈阳,繇来推毂为封疆”,“藩蔽辽阳”指的是辽阳受到藩镇保护,成为边疆重地;“繇来推毂为封疆”则是指历史上那些有能力的君主都曾推毂辽阳,使之成为国家的边陲重镇。这两句诗赞美了辽阳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意义。

颈联“犬羊有计劳群策,帷幄无人负上方”,意思是说,犬羊之辈虽然有很多计策,但却没有能人出谋献策;而那些无能的君主们却总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那些没有才能的人。这两句诗批判了那些无能的君主们只顾自己的享乐,而不顾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尊严。

尾联“草木风声成破竹,山川缺陷黯长杨”,意思是说,草木之间的声音就像破竹一样迅速,而山河的缺陷却显得黯然失色。这里,“破竹”是一个典故,指的是用竹子制作的一种箭,比喻势如破竹,一发不可收拾。这两句诗描绘了辽阳战场的残酷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失败的惋惜之情。

最后一句“何时得饮奴猷血,雪耻除凶振百王”,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饮下敌人的鲜血,雪耻除凶,使百王得以振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通过对辽阳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