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
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
偶以萑苻填岭海,顿今桑梓染风烟。
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
戊辰年除夕
天赐余生逢七七,曾玄相继抱发垂肩。
虽邀汤饼频频聚,敢望箕裘几传?
偶因萑苻填岭海,顿使桑梓染风烟。
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
注释:
- 戊辰年:指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除夕: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晚上。
- 天假余生:上天赐予我的余生。
- 七七:这里可能指的是七十岁。
- 曾、玄:都是古代的姓氏。
- 递抱:轮流抱着。发:这里可能指的是头发或胡须。垂肩:垂到肩膀。
- 汤饼:一种食品,用面粉和水制成。频集:频繁聚会。
- 箕裘:古代的一种礼制,指继承先人的事业和遗产。
- 萑苻:古代的一种武器,这里指战乱。填:占据。岭海:指岭南地区,泛指南方。
- 桑梓:古地名,这里泛指家乡。染风烟:形容战乱给家乡带来的灾难。
- 宵遁:夜晚偷偷逃跑。宁人力:难道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吗?
- 此夕:今天晚上。即看:就看着。宵遁:夜晚偷偷逃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辰年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感叹天命之年的降临,同时表达了对家族延续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够有幸传承先人的事业和智慧,为后人树立榜样。然而,他也明白战争会给家乡带来灾难,所以希望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后,诗人表示今晚就好好享受生活,不必过于担忧未来的事情。整首诗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