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曾已识头颅,此日登坛访镜湖。
汗马祖勋推世胄,雕龙儒雅属前驱。
玉华早拂三山帜,剑气时看五岳图。
为问下帷频授简,汉家今免伏青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排律。全诗如下:
将门曾已识头颅,此日登坛访镜湖。
汗马祖勋推世胄,雕龙儒雅属前驱。
玉华早拂三山帜,剑气时看五岳图。
为问下帷频授简,汉家今免伏青蒲。
注释
- 将门 - 指将军的家庭或家族。
- 识头颅 - 认识或理解头领或领袖的意思。
- 登坛 - 登上讲台或舞台。
- 镜湖 - 地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因湖面清澈如镜而得名。
- 汗马 - 指在战场上奔驰的马。
- 祖勋 - 祖先的功勋。
- 雕龙 - 指文采飞扬的文章。
- 玉华 - 玉制的旗帜。
- 三山 - 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代仙境或理想之地。
- 五岳 - 中国五座主要的山脉,分别是中岳嵩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 下帷 - 古代学者在室内读书学习的情景。
- 频授简 - 频繁地授予学生简书或教材。
- 伏青蒲 -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到青蒲(一种植物)下跪接受皇帝的面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维通过描绘即将离开的安百夫长和他的背景,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赞赏。首句“将门曾已识头颅”,意味着这位将领出身于显赫的将军家庭,已经见识过战争的残酷。第二句“此日登坛访镜湖”,则描绘了他今天站在讲坛上向人们传授知识的场景。第三句“汗马祖勋推世胄”,赞扬了他的祖辈为国征战所建立的功勋,以及他个人的学识和文才。
接下来的几句继续赞美他的才华和品德。第四句“雕龙儒雅属前驱”,形容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能够带领文人墨客前行。第五句“玉华早拂三山帜”,暗示他早年就有着非凡的抱负和成就。第六句“剑气时看五岳图”,可能是指他年轻时就有不凡的气概和志向,如同观看五岳图那样壮阔。最后两句“为问下帷频授简,汉家今免伏青蒲”,则是祝愿他在未来的道路上顺利,希望他能像汉朝的开国功臣那样免除了战乱之苦。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将领深厚的敬意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它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引用,展示了诗人对于忠诚、学识和才能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