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称僻壤,丙岁正当阳。
满地全供税,三春未散秧。
岂知秋转烈,又甚夏恒旸。
通国争驱魃,穷人忍暴尪。
不闻飞石燕,无计舞商羊。
带日丹枫赭,迎霜野稻黄。
苍生悬未解,赤子弄如狂。
有泪看焦槁,何劳谨盖藏。
艰难生计拙,潦倒壮心忙。
买米非求饱,典衣为救荒。
忍饥输赋敛,举足更彷徨。
卓鲁初为郡,循良久擅场。
弗皇请赈贷,雅意散桁杨。
云汉虽歌洛,桑林卒应汤。
随车酬主圣,搦管报时康。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评。
“丙午天旱斗米几百钱余自秋及冬举家待市糊口”描述了作者所在的地区在干旱季节里的情况。这里,“丙午”指的是年份,“天旱”指的是天气状况,“斗米几百钱”则是指粮食的价格非常昂贵。“自秋及冬”表示了时间跨度,“举家待市糊口”描绘了作者和他的家人为了生计而努力寻找食物的情景。
“天涯称僻壤,丙岁正当阳。”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地地理位置的描述和对其气候特点的概括。”天涯”和”丙岁”都是指特定的年份或地点,而”称僻壤”则表示这个地方相对较为偏僻、荒凉。”正当阳”则表示这个时期阳光充足,气候适宜。
在后四句中,诗人详细地描述了他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
- 第一句:“满地全供税,三春未散秧。”这两句话描述了当地农民为了交纳赋税而不得不种庄稼,而三月份的秧苗还未来得及收割。
- 第二句:“岂知秋转烈,又甚夏恒旸。”这两句话表达了农民们对于气候变化的无奈和困扰。他们原本以为秋天会下雨,但实际上秋季反而更加干旱;他们原本以为夏天会有降雨,但实际上夏季却异常炎热。
- 第三、第四句:“通国争驱魃,穷人忍暴尪。”这两句话描绘了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努力驱赶灾害,而贫困的人们却只能忍受苦难。
- 第五、第六句:“不闻飞石燕,无计舞商羊。”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无法应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他们没有听到飞石燕的故事,也没有看到商羊舞动的传说。
- 第七、第八句:“带日丹枫赭,迎霜野稻黄。”这两句话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红彤彤的山峦、金灿灿的枫叶、黄澄澄的稻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第九、第十句:“苍生悬未解,赤子弄如狂。”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困境的担忧和无奈。百姓们的生活仍然悬而未决,而孩子们却在无忧无虑地玩耍。
- 最后两句:“有泪看焦槁,何劳谨盖藏。”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关怀。他们虽然生活困苦,但却不必过分节俭,因为国家会提供帮助和支持。
- 最后两句:“艰难生计拙,潦倒壮心忙。”这两句话总结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人民的生活非常艰难,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骄傲或满足。相反,他感到自己的心灵正在变得焦躁和混乱。
- 最后两句:“买米非求饱,典衣为救荒。”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并不是为了吃饱肚子才卖衣服换钱来购买粮食,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困难和灾难而不得不这么做。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关切和同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