镛州惭父老,扶杖结良缘。
千载营新序,一经泣旧园。
黄庭无驻口,白发未垂肩。
使者旌高义,乡人奉上宾。
无端勤畏垒,有意访林泉。
岭月随君去,何妨枕石眠。
【注释】
余:我。别将乐已廿载:离开将乐已经有二十年了。揭叟:指李白。大宪:即李大钊,字守常,号亮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年望耋(dié):年纪很大。千里相访:相隔千里而来访。喜赋六韵送之:高兴地赋诗六首送别李大钊。镛州: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惭:愧,惭愧。扶杖结良缘:手扶着拐杖,结成了好姻缘。营新序:营建新的生活。经:通“径”,小径直。泣旧园:流泪的故乡。黄庭无驻口:黄庭坚《寒食》一诗有句云“春风吹旧院,秋月照空阶,夜雨床前滴,春风枕上回”。黄庭坚自注云:“此语非俗人能道。”诗人用其诗意。白发未垂肩:头发已经花白,但尚未到垂肩膀的地步。使者旌高义:使者高举着高义的旗帜,表示对大钊的崇敬和尊敬。乡人奉上宾:乡里百姓恭敬地对待大钊。无端勤畏垒:无缘无故地害怕堡垒。何妨枕石眠:何妨枕着石头睡觉?何妨:何须,哪里用得着。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写诗人离开将乐已经二十年了,李大钊不远千里来拜访他,两人一见如故,情深意长。颔联写他们相聚的情景。颈联写大钊为国为民,忧劳成疾,而诗人则在黄庭坚诗句的启发之下,以黄庭坚“春风吹旧院,秋月照空阶,夜雨床前滴,春风枕上回”四句为题,作七言绝句一首送给大钊,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尾联写诗人与李大钊离别时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