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香瓜熟枣离离,正是田家快活时。
官苦徵逋私苦债,隔邻含泣卖妻儿。
注释:菜香瓜果熟,枣子挂满枝,正是农家最快乐的时节。官府逼租催税,百姓苦不堪言;而邻居家因还不起债务,只好含泪卖掉儿女。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呼吁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减轻百姓的负担。
菜香瓜熟枣离离,正是田家快活时。
官苦徵逋私苦债,隔邻含泣卖妻儿。
注释:菜香瓜果熟,枣子挂满枝,正是农家最快乐的时节。官府逼租催税,百姓苦不堪言;而邻居家因还不起债务,只好含泪卖掉儿女。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呼吁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减轻百姓的负担。
【诗句解读】 1. 吊方先生墓:这是一首悼念方先生(可能是指孔子)的诗。 2. 夷齐叩马諌:夷齐是古代著名的贤人,曾与周武王有过争论,他们拒绝随从武王伐纣,因此扣马諌,即扣住马头不让它前进。 3. 原不为武王:夷齐认为他们的行动是为了维护道义,而不是为了跟随武王。 4. 心忧篡弑者:这里的“篡弑”指的是篡夺和杀害,夷齐担心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会篡夺王位杀害周武王。 5. 借口于伐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从“烟霞载为钱与立题”中可以得知是一首咏物诗。然后,从诗句中可以得知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诗人借助烟霞这一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最后,从“日月吹逝波”“澄怀对三景”等句子中可以得知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 【答案】 注释: ①烟霞:指山间云烟。钱:古时钱币。 ②灏气
诗句输出: 赤帝子,带醉归,酒气如虹剑光挥。 译文输出: 赤帝之子,带着醉意归来,他的酒气如同彩虹般绚丽,剑法挥洒如虹。蛇神的血溅在妖媚的妇人身上,夜半时分她还在捣药,声音让人听了心生悲伤。 注释: - “赤帝子”指的是一个被赤龙之血所滋养的孩子,象征着英雄和力量。 - “带醉归”描绘了主人翁醉酒归来的情形,可能预示着他将要做出重大的决定或行动。 -
这首诗的译文是: 清晨阳光照耀大地,微风吹拂着谷地。 温暖的阳光回照大地,草木发芽,万物复苏。 君子坚守危难时刻的节操,坚定不移,不惧困难。 快看风雷激荡,自然的力量让人敬畏,无需开启金縢之书。 回想当初暴风雨来临之时,雷声轰鸣,电光闪烁,天空中仿佛有雷霆在怒击。 人们纷纷躲藏起来,恐惧而紧张,不敢外出。 阿咸是个文弱书生,却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正气如同长虹般璀璨。 他卖掉衣服换钱
【注释】 寄李仁常:写给李仁常的诗。李仁常,即李商隐。 李郎:诗人对李商隐的亲热称呼。 都不关山水:指不因山川景物而影响心情。 负才多:才能出众。 渊静无自喜:心境恬静,并不因为自己有才华而感到骄傲。 两人:指自己和李商隐。淡交:交情淡漠。元味:纯正的情意。 许日不见时:不久将要分别的日子。 辄欲生吝鄙:便生出吝惜鄙薄的感情。 别经年:分别已经一年了。 中怀:内心。已:停止。 把酒读离骚
漂母祠 世间谁谓男子智,跨下侯王眼不识。 尘埃物色有英雄,众人所难妇人易。 一饭博换千金来,千金不受名乃至。 衿鞶者流如是奇,言下寻绎有深致。 进食吾以哀王孙,岂以壶餐因为利。 功臣事业纯臣心,望报不可皆此类。 圮上黄石教子房,子房用之赤松避。 吾悔不用蒯生言,惜哉未达漂母意。 译文: 世人常认为男人智慧过人,却忽视了那些被胯下之辱的侯王们同样能识才。 尘埃中的人才往往被忽视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吕介孺的一首即兴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真挚情感和深厚友谊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昔人论朋友,云是我之二。 (注释:古人曾说:“交朋友,我排在你之后。”) 形迹声气外,应是具别意。 (注释:在交往过程中,我们通过行动和言语表达自己的心意。) 与尔有是夫,脉脉称同志。 (注释:我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如同志同道合的朋友。) 语语率心口,言下尽情挚。 (注释
【赏析】 《味元堂预衍元宵二十韵》,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正月,是一首咏元宵节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清丽之笔,描摹了元宵节之夜,人们欢乐赏灯的盛况,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全诗共四联: 第一联:“何须元夕至,月好更张灯。”首句点出时令,即元宵节,第二句写“元夕”已过而“月好”,人们又张灯结彩,热闹庆祝元宵佳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新秋亦已清,况是经雨后。 良朋亦已欢,兼之叙故旧。 集坐碍广堂,深语达昏昼。 率意口不择,更端每错谬。 岂不或脱疏,亦自见骨肉。 酒至各盈樽,责令引杯覆。 佐以骰与枰,碎声和檐溜。 角技两分曹,喧呶如相斗。 令长酒政苛,屈卮法无宥。 醉极喉吻焦,江水寒可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夜晚的聚会,人们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畅谈往事
这首诗描绘了游清凉山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译文: 金陵城繁华似锦,此地却显得格外幽静。 正当风日宜人,举杯高歌,吟诵诗篇。 手带酒气拜佛堂,手执拂尘敲击清磬。 磬声回荡山谷,山谷为之应和。 看到匾额题有“清凉”二字,正是治疗烦热之病的神方。 数转松树竹林,但上山的道路难以通行。 老僧起行引领我前行,大是兴致盎然。 山色奇绝,与人的心意竞争。
【注释】 和:应和,写诗。北吴歌:即《乌栖曲》,唐乐府旧题。 指望到秋偿:指春天的灾荒在秋天时得到补偿。 未老新蚕已典桑:意思是说,年幼的新蚕尚未长成,就已被主人卖掉了。典,典当。 风刈雨锄浑旧事:意思是说,风里收割,雨中锄地是过去的事情,现在都成了过去。 打飞蝗:比喻农民们遭受的旱涝灾害。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农民的生活艰辛。全诗以“和”起兴,点明了作者写作此诗的目的——与友人共商国事
【注释】 凤仙:又名“木槿”,花大色红,常用来染指甲。 浸:浸泡。 石榴:指石榴树上的花朵,多用来比喻艳丽的花卉。 茉莉:一种香料植物。 南船:指运往南方的船只。 百钱:古代货币单位,一钱等于一百文。 【译文】 凤仙花浸过指甲尖变成绯红色,架上的石榴簇拥着像围城一样。 新送来的茉莉花,用一百文钱买回家种上。 【赏析】 此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首句写凤仙花染甲,次句写石榴树
【注释】 和:写诗。 北吴歌:指北方向的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的民歌。 连窝驿枕卫河隈(wēi wēi):连窝是地名,驿是古代传递文书的处所,卫河是黄河支流,在河北大名县东。隈是山边的凹处,此指河岸。 乘传何堪前站催:乘传是骑马传递公文的人,何堪是怎忍心,不堪受。前站催是前面站点催着要走了,急急忙忙。 白米江鱼随处有:白米指白色米饭,江鱼指长江中鱼类。随处有表示处处都有,到处都能买到。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屋破村荒,照月明;寒灯络纬夜三更。后两句写农家的生活,机杼声中,女人们还未入睡,男孩子们早早地起来开始劳作。“唤起”的意思是唤醒,“事早耕”的意思是早早地开始耕作。 【答案】 译文: 屋子破旧、村庄荒凉,在皎洁的月光照射下更显凄凉;寒窗下灯火通明,织布机杼声声入耳,却让人无法入睡。 注释: 屋破村荒、寒灯络纬
注释:每家每户都在酿造美酒,泛着黄色的花朵飘香。刚酿好的酒要拿来与朋友分享,询问是否有人能识得这新声调。一首新曲听不够,留宿过夜还要醉在琵琶声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人们在初春时节欢聚一堂,共享美酒和音乐的场景。"家家酿酒泛黄花"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景象,家家户户都在酿造美酒,而这种美酒则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初熟携将问狭邪"则是说人们刚酿好的酒要拿来与朋友分享,询问是否有人能识得这新声调
注释: 蓟北(指蓟州北部)的雪在十月飘飞,孤村被寒气冻得云烟散尽。 风酸路滑行人稀少,仍能看见一个老僧骑着驴子靠在背上熟睡。 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冬日景象,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北方冬天的特点。首句通过“十月”这个时间点,将读者带入了寒冷的冬日;接着,用“孤村云冻破炊烟”这一细节,展现了冬日里村庄的宁静与孤独。而“风酸路滑行人绝”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份寂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