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有小暇,辟地时栽竹。
岂无草与花,偏爱此君独。
疏疏挺数竿,高可齐于屋。
遥拟碧成阴,定招云来宿。
风定妙香生,时闻静中馥。
幽韵杂松涛,支枕如听瀑。
片石斜置傍,妆点画半幅。
萧森官舍里,何异筼筜谷。

种竹

《种竹》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此诗写于郑谷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时,描写了他亲手栽植竹林的情景。全诗描绘了竹子的外形和生长环境,以及与竹子相关的各种意象和感受。

译文:
公有闲暇时,便开辟一片地来种植竹子。
岂无花草树木,却独偏爱这竹子。
疏疏几根竹子挺拔,高可齐于屋檐。
遥想绿竹成荫,定能招来云彩栖息。
风定之后,香气四溢,静中闻到清香。
幽雅的韵味混在松涛声里,枕着它如同听瀑布。
斜斜放置石块,为画增添半分景致。
萧瑟官舍中,何异筼筜谷?
注释:

  • 自公:指公卿(指郑谷自己)。
  • 小暇:闲暇之时。
  • 辟地:开辟土地。
  • 时:随时。
  • 此君:此处的竹子。
  • 疏疏:稀疏的样子。
  • 齐:相等。
  • 碧成阴:使青翠的竹林成为遮阴之地。
  • 定:一定;必然。
  • 妙香生:清香袅袅飘出。
  • 时闻:时常听见。
  • 静中馥:安静中散发出的香味。
  • 幽韵:幽雅的韵味。
  • 支枕:倚靠在枕头上。
  • 画半幅:画一幅半边山水。
  • 萧森:萧条冷落的样子。
  • 官舍:官署。
  • 何异:像什么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手栽植竹林的情景。首句“自公有小暇,辟地时栽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竹林的期待和喜爱之情。接下来“岂无草与花,偏爱此君独”,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竹林世界。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生长环境以及与大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