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悲尘世,浮生抵懵然。
因之悟物理,早已识真诠。
天赐齐眉寿,人思化鹤年。
宁知终孝者,犹自泣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一位老人正端坐于松树下,手执羽翰(笔),凝神构思,似乎在作一篇寿序文。他身后的松树苍劲挺拔,枝叶茂盛,浓荫如盖。诗人以“逆旅悲尘世,浮生抵懵然”起首两句,点明题旨。“逆旅”二字,既表明了作者身处异乡,客中作客的身份,又暗示了这幅画所描绘的是一幅行乐图。诗人用“逆旅悲尘世,浮生抵懵然”二句,对这幅行乐图进行了总括性的描绘。这两句是说:身处逆旅之中,面对人世之纷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的一生犹如一场梦幻,对于世间的种种纷忧,他早已看破红尘,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因之悟物理,早已识真诠。”二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这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是说:由于对世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诗人已经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这里所说的“物理”,即世间万物的道理。而“真诠”,则是指真正理解了人生的含义和价值。诗人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体验,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因此,他对于名利场中的繁华和喧嚣,都显得无动于衷,甚至有些厌弃。
“天赐齐眉寿,人思化鹤年。”二句,则是对这幅行乐图的具体描绘。这两句是说:这幅画中所描绘的人物,正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和祝福。他们不仅寿命长久,而且精神饱满。同时,人们也在思念这位仙人般的人物,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精神启示和智慧传承。
“宁知终孝者,犹自泣诗篇。”二句,诗人表达了他对这幅画的感慨之情。这两句是说:然而,对于那些始终坚守孝道的人而言,他们却常常因为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感到悲痛和无奈。虽然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但现实的困境却让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孝心。因此,他们只能在诗篇中倾诉自己的情感,以此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越尘世、领悟人生真谛的理想境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于孝道价值的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