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移丹菊遍疏篱,恰比醇醪色味奇。
三径况存松作伴,小山谁许桂联枝。
珠帘顾影情偏适,玉斝浮香醉岂辞。
一自潘生作赋后,嵇才鲍思总堪疑。
【解析】
此词上阕写菊,下阕写酒。全词以“独酌”为眼,通过写菊、写饮、写景、写情,把菊与酒融为一体,借菊言酒,借酒言花。
其一,起句“谁移丹菊遍疏篱”,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菊花在秋日里独自盛开的风姿,突出其清高绝俗之态。
其二,“恰比醇醪色味奇”,将菊花喻为美酒,既写出其颜色鲜艳夺目,又写出了味道甘甜可口,突出其艳丽之美。
其三,“三径况存松作伴,小山谁许桂联枝”,用典意明,写出了菊花有松柏的坚韧不拔,又有桂花的馥郁芬芳,表现了菊花的高洁傲岸、幽香远溢。
其四,“珠帘顾影情偏适,玉斝浮香醉岂辞。”用典意明,写诗人在欣赏菊花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以至于喝得酩酊大醉,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
其五,“一自潘生作赋后,嵇才鲍思总堪疑”,引用典故,写诗人在品菊赏花的过程中,不禁想起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的咏菊之作,他们的文章都写得如出一辙,毫无新意,令人费解。表达了对当时文人墨客一味追求文采华丽的批评。
【答案】
译文:谁将丹菊移来满篱笆,恰好比美酿的色泽味道更好。三径尚存松柏作伴,小山上谁允许桂花连枝。珠帘斜卷照影子,情感偏于适宜时;玉盏漂浮香气浓郁的酒,沉醉哪能推辞去?自从潘岳赋诗之后,嵇康、阮籍、鲍照、谢庄的诗歌都值得怀疑。赏析:本词是一首咏菊佳作,作者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趣味。
起首一句“谁移丹菊遍疏篱”,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菊花在秋日里独自盛开的风姿,突出其清高绝俗之态。接着一句“恰比醇醪色味奇”,将菊花喻为美酒,既写出了其颜色鲜艳夺目,又写出了味道甘甜可口,突出其艳丽之美。“三径况存松作伴,小山谁许桂联枝?”两句用典意明,写菊花有松柏的坚韧不拔,又有桂花的馥郁芬芳,表现了菊花的高洁傲岸、幽香远溢。接下来两句“珠帘顾影情偏适,玉斝浮香醉岂辞”,用典意明,写诗人在欣赏菊花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以至于喝得酩酊大醉,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
最后两句“一自潘生作赋后,嵇才鲍思总堪疑”,引用典故,写诗人在品菊赏花的过程中,不禁想起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的咏菊之作,他们的文章都写得如出一辙,毫无新意,令人费解。表达了对当时文人墨客一味追求文采华丽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