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绡十丈锦为装,千里遥传到草堂。
岂谓輶轩在翁孺,终当书籍代中郎。
新诗句句光堪摘,春雁年年情更长。
见说时清政多暇,栽花应已遍河阳。
注释:
唐明府:指唐代的名士。唐明府自泰和驰素卷索书兼示近作走笔赋此:唐明府从太和县(今属河南省)送来一卷白绢,上面写满了诗稿。走笔赋此:我立即写了一首赠答的诗。
生绡(xiāo):用蚕丝制成,薄而透明的绸子。十丈:十分之一丈,一丈等于十分之一里或十分之一米。锦为装:以美丽的锦缎作为装饰(指包裹诗稿),形容诗稿非常精美。千里遥传:千里迢迢地传送(送到草堂)。草堂:诗人在成都的居所。
輶轩:一种轻便的车子,这里指代使者。翁孺:对老年人的尊称。中郎:指汉代张骞,汉武帝时出使西域。张骞是西汉大臣,曾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通道。
新诗句句光堪摘:每一句诗句都能像鲜花一样耀眼夺目。新诗句句光堪摘:每一句诗句都能像鲜花一样耀眼夺目。春雁年年情更长:大雁每年南飞,情意绵绵。
见说时清政多暇:听说当今朝廷政治清明,官员们经常休假休息。时清政多暇:时局清明,官员们经常休假休息。栽花应已遍河阳:河阳,地名,在今河南孟县。传说汉武帝曾在河阳修建上林宫,栽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因此得名。这里指洛阳一带的园林也种满了花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他的好友、名士唐明府(即唐阆州)的一首诗。诗人在唐明府从太和县送给了他一卷精美的白绢,上面写满了他近期的诗歌作品后,立即挥笔赋诗,表达了自己对唐明府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生绡十丈锦为装,千里遥传到草堂。”描绘了一幅精美的诗歌画面。用生绡制成的诗稿,就像精美的锦缎一样美丽;从千里之外传来,又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草堂。这既表现了唐明府对杜甫的尊重和友谊,也体现了杜甫对唐明府的感激和赞赏。
颔联“岂谓輶轩在翁孺,终当书籍代中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唐明府的感激和赞美之情。难道您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吗?但您却一直对我如此关心和照顾。总有一天,我会用我自己的书籍来代替您的工作!这表达了诗人对唐明府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新诗句句光堪摘,春雁年年情更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友情的珍视。每一句诗句都像鲜花一样灿烂夺目;每年的春天,大雁都会南飞,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唐明府的感激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见说时清政多暇,栽花应已遍河阳。”则是对唐明府的一种期待和祝福。听说如今朝廷政治清明,官员们经常休假休息,那么我也希望在洛阳一带的园林里,能够看到满园盛开的花朵。这既是对唐明府的一种期望和祝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唐明府深深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