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因贤母知贤子,独抱遗经傍老亲。
忽听城中歌在泮,权辞膝下到江滨。
欢生比屋看嘉客,香覆盘餐馈野人。
惭愧迂疏劳远贲,何能一笔照千春。

【注释】

昔:以前。贤母:有贤德的妇女,比喻贤妻或贤母。遗经:《尚书·顾命》说,成王即位时,周公将《尚书》放在竹简上,交给成王的师傅太师太保召公保管。周初分封诸侯时,诸侯要献土、贡物,其中有“金滕书”和“玉彤圭”。后来,周公在致书给诸侯时,常用“金滕书”来指代周公所制定的治国安民的典章制度。遗经:这里指钟生家传的《周易》。权辞:暂时辞去。膝下:古称子女的膝盖以下为膝下,这里指子女。江滨:江边。嘉客:客人。欢生:喜悦之极。比屋:每家每户。看嘉客:观看嘉宾。香覆盘餐:指招待宾客的丰盛食物。馈野人:馈赠山野之人。远贲:远道而来的宾客。纡疏:迂阔不切合实际;迂疏劳远贲:指自己学问浅薄而对别人有所帮助,感到惭愧。何能:怎能。一笔:指作诗文的功夫。照千春:照亮春天的光景,指使时光过得快。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作者通过描绘揭阳钟生及其家庭的生活场景,表达出对钟生及其家人的赞美之情。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过去到现在,再从现在到将来,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真切自然。其中,“忽听城中歌在泮”,“权辞膝下到江滨”,两句描写了钟生离开家乡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他离别家乡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欢生比屋看嘉客,香覆盘餐馈野人。”两句则展现了钟生与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邻里的关心和帮助。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钟生及其家人的赞赏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钟生及其家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