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有约已多年,迢递无由访葛仙。
海日夜腾谈里见,洞梅春涌梦中悬。
星垂佩剑催行色,风送征帆阻别筵。
岂意卧游传丽藻,先收花鸟入新篇。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联:

  • 名山有约已多年 —— 名山,通常指著名的山岳。这里的“名山”,可能是指某个与自己有约定、期待已久的山景或自然风光。
  • 迢递无由访葛仙 ——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距离遥远,无法亲自去探访那位传说中的仙人(葛洪)。

第二联:

  • 海日夜腾谈里见 —— 海,这里可能指的是大海或者海边。腾,上升。谈,可能是比喻,表示某种境界或景象。里见,意味着在视野中出现。
  • 洞梅春涌梦中悬 —— 洞中梅花盛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梦境,仿佛悬挂在梦中。

第三联:

  • 星垂佩剑催行色 —— 星垂,星星坠落的样子,比喻时间的流逝。佩剑,古代文人常佩戴的装饰品,这里可能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文采或才华。
  • 风送征帆阻别筵 —— 征帆,即远行的船帆。这里指的是诗人即将启程,但因为风雨等原因而无法进行告别宴。

第四联:

  • 岂意卧游传丽藻 —— 岂意,意外之意。卧游,一种文学形式,即躺在床上阅读书籍。传,传递。丽藻,美丽的言辞或佳作。
  • 先收花鸟入新篇 —— 先收,首先收集。花鸟,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笔下的花卉、鸟儿等形象。新篇,指新的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名山、海、风、星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才华。

通过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苏轼在创作此诗时所蕴含的情感和艺术追求。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也是他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