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洞晓霞初起,爱日亭开日正东。
雨后径留苔藓碧,秋深池动藕花红。
楼窥朝斗临沧海,树隐飞云接太空。
闻道尚书遗赐履,令人空复仰高风。
【注释】
青霞洞:在广东罗浮山。晓霞:天刚亮时的霞光。爱日亭:相传为晋朝谢灵运游览罗浮山时建立。日正东:太阳从东边升起,指清晨。雨后径留苔藓碧,秋深池动藕花红:雨后山径上长满苔藓,秋天的池塘荷花盛开,颜色红艳。楼窥朝斗临沧海,树隐飞云接太空:登上高楼眺望,仿佛可以望见天上的星辰和云彩。尚书:指唐代名臣张九龄。尚书遗赐履:据说张九龄曾经到过这里,他留下了一只鞋。高风:高尚的品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偕同游历罗浮山时所写。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首句“青霞洞晓霞初起”,描绘了一幅晨曦初照的山水画面,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爱日亭开日正东”两句,诗人又转向了对阳光明媚的景色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
接下来三句“雨后径留苔藓碧,秋深池动藕花红”则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具体描写。雨后的山径上生长着绿色的苔藓,秋天的池塘里盛开着粉红色的荷花,这些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然后诗人又转向对人文景观的描述,“楼窥朝斗临沧海,树隐飞云接太空”两句,则通过描绘一座高楼与大海之间的联系,以及树木与天空之间的联系,表现了诗人对天地之间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感悟。
最后两句“闻道尚书遗赐履,令人空复仰高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张九龄这位古代名臣的敬佩之情。张九龄曾留下一只鞋作为纪念,这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而张九龄的高风亮节也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种榜样。
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挫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