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沔水向东流,中有硕人卧一丘。
尽道表闾逢圣主,不缘输粟拜通侯。
云归涧谷三湘暮,月引渔樵七泽秋。
寂寞幽栖今再造,犹馀逸韵并青州。
五草堂诗考
【注释】朝宗沔水向东流,中有硕人卧一丘。:朝宗,指朝廷召请。朝宗沔水,指被召请到朝廷中来。中有,有这间。硕人,大丈夫。卧一丘,隐居在山丘上。
尽道表闾逢圣主,不缘输粟拜通侯。:尽道,都称赞。表闾,古代称颂贤能之人的美德而立碑于闾门。闾,里巷的门。圣主,圣明的君主。输粟,运送粮食,这里指的是为官。拜通侯,被封侯。
云归涧谷三湘暮,月引渔樵七泽秋。:涧谷,山间的溪谷。三湘,泛指湖南一带。七泽,指汉水的下游地区。暮,傍晚。
寂寞幽栖今再造,犹馀逸韵并青州。:幽栖,隐居生活。今再造,现在得到了重新起用的机会。逸韵,超脱俗世的情趣。青州,古州名,这里代指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朝廷重用的渴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朝宗沔水向东流”,描绘了朝廷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朝廷的向往之情。接着“中有硕人卧一丘”一句,通过描绘一个大丈夫在山间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中间两句“尽道表闾逢圣主,不缘输粟拜通侯”,则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作者认为,尽管有很多人都在称赞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但是真正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杜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理想。在诗的最后一句“寂寞幽栖今再造,犹馀逸韵并青州”,则表达了他对于重新得到起用的机会的期待。他认为自己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而是应该得到应有的发挥。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够在家乡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享受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
这首诗既表现了杜甫对国家的贡献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