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篱未种渊明菊,作榭宁栖安石云。
时报林宗元礼过,为询东汉黄徵君。
山居漫兴四首
结篱未种渊明菊,作榭宁栖安石云。
时报林宗元礼过,为询东汉黄徵君。
注释:没有种植陶渊明的菊花,建了亭子却不愿栖息在晋代名士王羲之的“安石”云上。我时常问候那位与东汉时名士黄征君有交情的朋友,询问他的近况如何。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退隐后所作。诗人在闲适自得之余,常想起自己年轻时所交游的人,并时常怀念他们,因此写下这首《山居漫兴》四首。
第一句写自己隐居山林不种菊花。诗人说:“结篱未种渊明菊”,这是说他不追求富贵而隐居山林,不学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而是像晋代的王羲之一样,在山中筑室而居。
第二句写自己在山中建造了一个亭子,但并不想在此居住。这两句表现的是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他虽已退隐,但内心仍牵挂着当年结交的朋友们。他常常想念那些朋友,想知道他们是否还像从前一样。于是,他向朋友们发问:“时报林宗元礼过,为询东汉黄征君。”这里所说的林宗元、东汉黄征君,都是诗人当年的朋友。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是说自己时常想念故人,所以问候他们。这里的“礼过”,即“问候”。诗人说:“时报林宗元礼过”,就是告诉朋友们自己仍然关心着他们。
最后一句是说自己经常向朋友们问讯他们的近况如何。“东汉黄征君”是指东汉末年的大儒黄宪。黄宪字季连,汝南平舆人。汉桓帝时为博士弟子。灵帝时,辟司空掾、尚书郎。因避党锢之祸,遂家居教授诸生十余年。后为太尉李膺所辟,不得志而退。当时,黄宪与同郡陈寔友善,又与太傅袁隗相知。袁隗死后,黄宪哭至吐血,其友刘表为之感动。汉末群雄逐鹿中原,天下鼎沸,黄宪以疾辞大将军何进征拜议郎,后隐居于山东肥城。黄宪为人清正廉介,博学多才,与二徐(徐稚、徐源)、二管(管宁、管宁)合称为“四君子”。
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