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过伯玉,荏苒成五六。
四十年来事,是非付流壑。
我生值仲冬,一阳正初复。
雪意已含梅,清霜犹在菊。
闭门谢高轩,澄心坐林麓。
云胡栗里亲,壶觞竞相属。
祝我好容颜,勉我加饘粥。
或期以渭滨,或歌以淇澳。
此事在皇天,予敢居然卜。
但愿共升平,谈笑无拘束。
无论彭与殇,焉知宠与辱。
题诗寄中怀,聊因代赤牍。
【诗句翻译】
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仍然没有立下名声。岂料生不逢时,我竟然能在里中父老、缙绅先生之列,这真是让我羞愧不已,不知如何感谢他们。于是,我写下这首诗,以此作为回赠。
【译文】
我已经走过了伯玉,岁月荏苒已过五六年。
四十年来的经历,是非成败都付之于自然,任由其流去。
我生于仲冬之时,正是万物复苏,一阳初复的时候。
雪意已经包含在梅花之中,清霜犹存于菊花之中。
闭门谢绝高轩,澄心静坐在林麓之间。
云胡栗里的亲人,纷纷举壶觞相送。
祝我好容颜,勉励我多吃些粥饭。
或许我能像周文王一样,或许我能够像卫武公那样,
这件事在皇天之下,我不敢妄自揣测。
但愿能一同升平,谈笑自如而无所拘束。
无论彭祖长寿,还是殇子夭折,又怎能知晓宠辱之分。
题诗寄寓我的中怀,聊以此代替赤色的信纸。
【赏析】
此为七律八首,是作者晚年所作。诗人以自叙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一生和对功名的无奈感慨。
第一首: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步入知命之年,但仍未建功立业。“行年过伯玉,荏苒成五六”。这里的“伯玉”指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介之推。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的年纪虽然不小,但是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四十年来事,是非付流壑。”这里的“流壑”指的是自然界的河流,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化。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感慨。
第二首: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四十岁的时候,对于人生的得失已经淡然处之,不再纠结于是非成败。“我生值仲冬,一阳正初复。”这里的“一阳”指的是春季的阳气,而“正初复”则表明了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乐观态度,认为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够迎接新生。“雪意已含梅,清霜犹在菊。”这里的“雪意”指的是雪花的意思,而“清霜”则是秋天的霜。诗人通过这句话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季节变换的感慨。
第三首: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闭门谢客之后,独自坐在山林之中,享受宁静的生活。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他得到了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闭门谢高轩,澄心坐林麓。”这里的“闭门”指的是闭门谢客,而“澄心”则形容了自己的心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感激之情。“云胡栗里亲,壶觞竞相属。”这里的“栗里”指的是地名,而“壶觞”则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诗人通过这句话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
第四首:诗人祝愿自己的好友能够身体健康,多福多寿。“祝我好容颜,勉我加饘粥。”这里的“饘粥”是一种传统的食品,象征着健康和长寿。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祝福。此外,他还鼓励好友们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劳累。“或期以渭滨,或歌以淇澳。”这里的“渭滨”指的是地名,而“淇澳”也是一处名胜古迹。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美景的赞美。
第五首:诗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他并不追求这些世俗的名利,而是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此事在皇天,予敢居然卜。”这里的“皇天”指的是天命之神,而“居然卜”则表示了一种自信的态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把握和对于未来的期待。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而是要注重内心世界的充实和提升。
第六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升平盛世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共同追求和平稳定的生活,不受任何束缚。“但愿共升平,谈笑无拘束。”这里的“升平”指的是社会安定繁荣的状态,而“谈笑无拘束”则表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和谐社会的渴望和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
第七首:诗人通过对彭祖和殇子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宠辱无关的认识。他认为无论是长寿如彭祖还是短命如殇子,都无法改变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无论彭与殇,焉知宠与辱。”在这里,彭祖代表了长寿和尊贵,而殇子则代表了短命和卑微。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即无论生命的长短和地位的高矮,都不应成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准。
第八首:诗歌最后一句“题诗寄中怀,聊因代赤牍”,是诗人以诗代柬,向朋友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友谊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