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日与君来,今年此日与君别。
从教世事逐浮云,莫把丹心负明月。
吴笺楚简为题诗,岂意于今记别离。
含情濡毫不忍下,恐留别后更相思。
《大梁留别杨屯田先生》
【注释】
- 大梁:今河南开封。
- 屯田:管理农田的官员。
- 君:这里指杨屯田先生,诗人的朋友。
- 从教世事逐浮云:任凭世间万事如浮云般变幻。从教,任凭。浮云,喻世事变化无常。
- 丹心:忠心,赤诚之心。
- 吴笺楚简:古代书写材料,泛指书信。
- 题诗:写诗赠人。
- 别离:离别。
- 濡毫:沾湿毛笔,指写信或作诗。
- 恐留别后更相思:只怕这次分别之后,我们再也不能相见,会思念彼此。
【译文】
去年此时与君共度,今年此刻又要分别。
任凭世事如何变迁,我始终忠于明月。
用吴笺和楚简写下诗篇,哪想到如今却要记念离愁。
满含深情地挥笔落纸,却不忍心让墨迹落下,恐怕离别之后更增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开朋友时所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去年此日与君来”,回忆了去年此时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温馨和欢愉。第二句“今年此日与君别”,则揭示了即将到来的分别,增添了一丝忧伤和遗憾。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从教世事逐浮云,莫把丹心负明月”,既是对朋友的劝诫,也是对自己的勉励。诗人认为,无论世间如何变化,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就像忠诚于明亮的月亮一样。这不仅是对朋友的鼓励,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期许。
“吴笺楚简为题诗,岂意于今记别离”一句,巧妙地将诗歌与离别相结合。吴笺楚简,代表了古代的文化和艺术。而“题诗”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写下的诗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感慨,也寄托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加真挚动人。
最后一句“含情濡笔不忍下,恐留别后更相思”,更是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甚至担心离别之后无法相见,会陷入无尽的相思之中。这种深沉的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更加感人至深。